现如今,懦弱的孩子越来越多,“畏难而退”的行为更是令许多家长十分担忧。懦弱这种性格缺陷,对儿童的身心健康有深远影响,所以应引起足够重视。
【案例】一位妈妈曾担忧地说:"我的儿子性格很懦弱,遇到一点困难就想退缩,在学校和同学闹点不愉快或挨了老师批评,第二天就不想上学了;钢琴学了一段时间,什么都没学会就不想再学了;考试没考好,我还没批评他呢,他就会不停地哭鼻子。这孩子一点抗挫力都没有,长大后可怎么办呢?"
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总会遇到许多这样、那样的挫折。但是,每当遇到挫折时,孩子还没有反应过来是怎么回事,有些父母就已经把挫折“摆平”了。其实,家长们这样做并不是为孩子好,而是亲手为孩子挖了一口温柔的陷阱。掉进陷阱里的孩子,由于被剥夺了犯错误的机会,所以他们根本不懂得何谓坚强。也正因如此,才会出现案例中孩子“遇难而退”的情况。
像案例中的事例数不胜数,由于从小摔倒了就有人把他扶起来,这样的孩子没有真正自己处理过问题,因此在面对困难时,他们会像受惊的驼鸟一般。只是他们不是将头埋在沙滩里,而是埋向父母的怀抱;在没有父母怀抱的情况下,他们只得退缩,甚至是做出愚蠢的事情来。
其实,让孩子从“遇挫而退”变成“坚强抗挫”,不仅仅是摔倒了不哭,而是摔倒了勇敢地站起来,并以更加积极、乐观的态度去走下面的路程。也只有这样,孩子才能真正走向成功。
1、让孩子在吃苦中“变懦弱为坚强”
一位妈妈曾这样介绍儿子吃苦的心得:
儿子从小在奶奶家长大,奶奶很娇惯他,一点苦不让他吃,即使他犯了错误,奶奶也舍不得说他、批评他。久而久之,形成了懦弱的性格,缺乏阳刚之气。因此,现在只要我指出他的错误,还没批评他呢,他就会感觉到委屈,眼泪就流出来了。
一天,吃早饭时,儿子先埋怨我做的粥不好喝,接着又嫌我煎的鸡蛋不咸。面对儿子的挑剔,我没有像往常一样冲他发脾气,而是一本正经地对他说:"儿子,从今天开始我教你做饭,咱们家三口人分工做饭。我和你爸爸负责工作日的饭菜,你只负责周末两天,好吗?"
说到做到,周末,我真的开始教儿子做饭。先教儿子点煤气,再教他如何熬粥、如何炒菜,虽然有时儿子的动作有些毛手毛脚,但他还是学得很认真。
在炒菜的时候,一个小油点落在了儿子的手上,我装作没看到,偷偷观察儿子的表情。儿子的眼圈红了,但是看着要炒糊了的菜,他还是继续忙了起来。
饭后,我拿起儿子的手,看着那个小红点问:"痛吗?怎么没哭呀?"儿子不好意思地低下头,接着又仔细观察我的手:"妈妈,你以后做饭要小心点呀!"
从小没有吃过苦的孩子,尤其是性格懦弱的孩子遇到困难,往往很容易被困难打倒,这时他就会感觉自己是世界上最痛苦的人。而吃过苦的孩子则不同,在困难面前,他们往往表现得坚强,并表示这些困难对他来说根本不算什么。因此,妈妈要有让孩子吃苦的意识,只有能吃苦的孩子,才能拥有坚强的性格,才能经得起更大的风浪,才能面对困难而不再退缩。案例中这位妈妈的做法值得其他家长学习。
2、培养孩子的勇气,遇到困难不再退缩
勇气多一点,孩子往往就会更加坚强。勇气不是天生的,是出生以后锻炼出来的。所以,妈妈要寻找机会,注重培养孩子尤其是性格懦弱孩子的勇敢精神。
一位妈妈这一点做得很成功:
我儿子性格有些懦弱,平时遇到即使很小的困难也会退缩。为了使他变得更加勇敢、坚强,我经常带他去参加体育锻炼,并有意加入一些训练勇气的项目,如练习碰撞、玩勇敢者游戏。孩子很喜欢在游戏里和我较量,在较量中孩子不但增长了力气,而且学会了保护自己。
当然,孩子也有不小心受伤的时候。一次,儿子在玩滑梯时,不小心把膝盖磨掉了一层皮。当时,儿子抱着膝盖,眼泪马上就要掉下来。我没有大惊小怪,而是一边帮助他处理伤口,一边对他说:"你是大孩子了,受点小伤就哭鼻子,会被别的小朋友耻笑的。如果你是勇敢、坚强的孩子,就对妈妈笑一笑。"儿子含着眼泪笑了起来。
我的态度对儿子起了很大的作用,从那以后,儿子受一点小伤不再告诉我,甚至他自己都学会了包扎伤口。
作为父母就要像案例中的妈妈一样,培养孩子不甘示弱的勇敢精神,要给孩子做个勇敢的榜样,鼓励他,让他多接触人群,多和小朋友们玩,慢慢的培养他的独立性和抗挫能力。这样,孩子一旦遇到困难,自己就能够勇敢面对,不再退缩逃避,他的懦弱性格也会慢慢的改善过来了。
3、鼓励孩子独立生活,大胆做事
作为家长,平时要多鼓励孩子,和孩子交流,讲一些励志的故事。不要强迫孩子怎么样,要和孩子一块游戏,一块面对困难,慢慢培养孩子自强、自立的性格。家长应有目的地交给孩子一些可以独立完成的任务,限定时间完成。如果遇到困难,家长可鼓励他去克服,并给予必要的指导、鼓励,培养孩子“逢难而不惧”的意志,克服“畏难而退”的性格习惯。当孩子完成时,应立即表扬,使他树立信心。家长也可以和幼儿园、小学的老师联系,请求老师让自己孩子能在班上当个“小干部”,让孩子大胆做事,以提高孩子交际、处世和抗挫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