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难了,已使七成中小企业接近僵尸
过去的一年,三大因素使中国有百分之六十到七十的中小企业,面临生存困境。这些企业有很多已成为僵尸企业,名存实亡。企业要寻求发展,首先要解决的就是生存问题,得先活着。那么活着究竟有多难?主要的问题在哪里?
其一,前所未有的融资难。
融资难,到底有多难,虽不至于登天,但难而且贵,难而且险,是不争的事实。即使取得了融资,部分已经逐渐流入非实业经济领域。近年,大量企业资本已经游离实体经济,成为游资和热钱。
其二,严重的用工荒。
大量中小企业面临“招不到,留不住,用不起”的窘境。而支撑企业的精英人才,纷纷移民和外迁,剩下的企业形成了空心实体。
其三,来势凶猛的高成本。
通货膨胀已经成为逃出铁笼的老虎,使企业成本年年高涨。产成品涨价势必降低竞争优势,而原价维持就会使利润薄之再薄。正如常言:“比刀片还薄”。
其四,外来订单大幅减少。
国际经济形势的普遍不景气,各国地方保护主义抬头,让我们数百万依靠外来加工生存的企业,减少甚至没有了订单,嗷嗷待脯,奄奄一息。
其五,人民币升值吃掉了大量外贸利润。
中国有大量的外贸依赖型企业,利润只有3-5%,如纺织、鞋业、玩具业。当人民币汇率升值5%时,这些企业将面临亏损。那么,近三年人民币汇率已经升值24%,这些外贸依赖型企业还有多少活着呢?
中国中小企业的出路在哪里?哪有救命稻草?
第一条路,向下走,退出市场,被淘汰。
不干实体了,出口在哪里?变现投资?国内房市?正在调整;国内股市、基金、黄金、期货、外汇、保险?风险难测。
第二条路,向上走,转型升级。
如果能进入上游,在“银根、地根、能源流、物流”的垄断托拉斯区域中,就能分到一杯羹。但这需要花大笔的钱,更重要的还要有关系、有渠道,不是都能做到的。
第三条路,向外走,海外拓展。
金融危机、次贷危机和欧债危机产生了许多海外机会,中国企业如能抓住并挖掘品牌、技术、人才、市场占优的,性价比高的企业和项目,洽谈投资入股、兼并收购、多方式合作经营,都是有可能的。
有利于中国企业海外拓展的机会,多少年一遇?
国际经济形势的重大变化,正在发生对中国企业有利的变化,尤其是中国民营企业,广受海外欢迎。有许多国家和行业,包括发达国家及某些优势行业,正在向中国资本伸出橄榄枝。
合作的条件和当地的税务政策及配套,往往可以一事一议。如果我们善于处理外国政府关系,通过专家或专业机构的帮助,了解并利用当地法律和商业规则,尊重西方文化和信用体系,那么“中国海外软着陆”,值得期待。
海外许多国家完善的市场经济环境,严谨的法律和商业规则,将是有慧眼有胆识的中国中小企业生根发芽的沃土。
最重要的是,商机总是留给前瞻性的。
字数:1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