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获得的幸福感都是暂时性的,就像不幸一样,随着时间的流逝,幸福感以及不幸感都会逐渐淡化的,所以,我们如果想继续拥有幸福,想过幸福的生活,就必须去不断地满足更多的渴求。
幸福的暂时性可以形象地用房子定理来理解,假如一个人渴求并拥有了一座新房子时,那么他就获得了这个幸福,但当他住进去三、五个月的时候,这座房子,在他心目中也就感觉不到再是新房子了,也就没有新鲜感和幸福感了;同样、同时,假如一个人住进了一个他所不喜欢的旧房子,三、五个月后,在他的心目中,这所旧房子,也就感觉不到是旧房子了。也就是说,三、五个月后,他们在幸福的道路上,又处在同一起跑线上了(对于大多数人而言)。
人们得到一个幸福后,那么人们对同一个或同一类幸福的渴求度就会递减,当人们再次获得这个或这类时幸福时的幸福感就会逐渐递减,当达到足够多的N次时,渴求度会变为零,幸福感也就变为零了。
一般地讲,经历过死里逃生的人,都享受过这种巨大的幸福,经历过大风大浪大波折的人,都享受过较大的幸福,经历过一般曲曲折折的人,都享受过一般的幸福,而那些碌碌无为,顺风顺水,衣食无忧,要什么有什么等没有渴求的人是享受不到幸福的。
在脱离贫困时期的人民,渴求的是能吃饱肚子,渴求的是能吃上白面馍,过年时渴求能穿上新衣服,能吃上几粒糖,能吃上一块点心,能看上一场戏或一场电影以及后来渴求能拥有一辆自行车,一块手表,一台缝纫机等等都是一些简单生活的渴求。当这些简单的渴求一个又一个不断地被满足时,人民也就获得了一个又一个的幸福。
进入小康时期的人民,渴求的是吃得更好一些(例如小孩渴求吃汉堡包,肯德基,大人渴求吃上大鱼大肉),穿得更好一些,渴求能看上电视,能骑上摩托,渴求能到外面旅游一次等等是一些档次稍高一些的渴求。
渴求既包括物质财富方面的渴求,也包括精神方面的渴求。我们在关注人民幸福的时候,首先考虑到的往往是人民在物质财富方面的渴求(具体表现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思路上),经常忽视了人民精神方面的渴求,这是一种本末倒置的思维方法,是一种得不偿失的发展思路。
解决了温饱问题,进入了小康生活水平的 人民,对物质财富方面的渴求的数量是屈指可数的,比如对电脑的渴求,对空调的渴求,对摩托车的渴求,对住房方面的渴求,对汽车方面的渴求等等,同时满足人民对物质财富的渴求的成本也越来越高,时间的耗费也越来越长。所以在物质财富方面人民能得到的幸福不但数量要少,而且成本也越来越高。相反,人民在精神方面的渴求资源不但数量大,取之不竭,而且成本相对也很小,如果我们能科学地加以研究,大力加强党在精神文明方面的建设和领导,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人民就能够在精神方面,就能够获得足够多的幸福,从而过上健康向上,充满歌声笑语,充满阳光,欣欣向荣的幸福生活。所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过多地去解决人民对物质财富方面的渴求,而忽视或不重视精神方面的渴求,对于党的宗旨,对于能让最广大人民都过上幸福生活的理念来讲是一种本末倒置的思维方法,是一种得不偿失的发展思路。
当人民富裕起来的时候,当人民的思想充满了金钱意识的时候,那么人民的思想就开始腐朽堕落了,社会就开始沉沦没落了,人民幸福,人民的幸福生活,就再也找不到了。到那时即使我们比美国人更有钱,比美国更强大,又有何用。金钱是换不来幸福的。
区别“幸福”和“快乐”是我们经常使用,而且经常混用的两个词,比如幸福的生活 和快乐的生活,幸福的家庭和快乐的集体等,特别是在英文里 “幸福”和“快乐”更是作为一个词来使用。在国人的心目中, “幸福”和“快乐”的含义应该是有区别的,比如,见到我们朝思梦想的亲人时,我们会用 “幸福”一词来形容我们的心情,显然用“快乐”一词来形容是不太准确的;当我们做了一次我们喜欢的体育运动 ,我们会有一种快乐的感觉,而不会有 “幸福”的感觉。那么, “幸福”和“快乐”究竟有什么区别呢?
想了解这个问题,我们必须先了解什么是幸福。
问两个问题:1 任何人获得的任何一个幸福是不是都存在有一个前提,即渴求?2 任何人获得的任何一个幸福是否都是在渴求被满足或部分被满足的时候得到的?
仔细想想,您就会以完全肯定的方式回答上述两个问题。如果上述两个问题能够得到肯定,那么幸福的定义就完全可以这样理解:
幸福是人们的渴求在被得到满足或部分被得到满足时的感觉,是一种精神 上的愉悦。
渴求就是人们希望实现某个不太容易实现的事情的愿望。仔细体会一下不难理解,在我们生活里,任何人任何一个幸福的获得都来自于渴求没有渴求和满足,就没有幸福。
知道了 “幸福”的定义,那么 “幸福”和“快乐”的区别就容易显现出来了,即:相对快乐而言,幸福是不容易获得的;相对幸福而言,快乐是较容易获得的。其区别在于:
通常情况下,幸福是在渴求不断地积累后得到满足时的精神愉悦的感觉。快乐则是在没有或者很少有渴求积累的情况下,渴求获得满足时的精神愉悦的感觉。也就是说幸福的感觉厚积薄发的产物,而快乐则是随心所欲的产物。
9分类
幸福是每个人的渴求,根据每个人所渴求事物性质的不同,幸福大致可以分为利人幸福和利己幸福,害人幸福和害己幸福等四种。
利人幸福就是自己在追求幸福的过程中,同时又有助于社会其他人获得幸福,这样的人所获得的幸福就是利人幸福。比如抗震救灾中的人们,都渴求能为灾区尽一份力,都渴求救灾中能多救出一个人,当他们在得到满足的过程中,他们获得幸福的同时,也为他人带来了温暖和幸福,他们所享受的幸福就是利人幸福。
利己幸福就是自己在追求幸福的过程中,不对他人的幸福构成影响,这样的人所获得的幸福就是利己幸福。比如登山爱好者,自己征服了一座高山,他所享受的征服者的幸福,就是利己幸福。
害人幸福就是自己在追求幸福的过程中,损害了他人及社会的利益,这样的人所获得的幸福就是害人幸福。比如社会中有坑蒙拐骗,投机倒把行为的人,他们因此所获得的幸福,都是害人幸福。
害己幸福就是自己在追求幸福的过程中,同时也损害了自己的长远利益,这样的人所获得的幸福就是害己幸福。比如吸食毒品的人所享受的幸福就是害己幸福,再比如有网瘾的青少年所享受的幸福就是也是害己幸福,因为他们因此而荒废了自己的学业。
在现实生活中,许许多多的幸福都不是单纯的害人幸福,害己幸福,利人幸福和利己幸福,他们往往都是相互关联的。
资本主义社会是所倡导的自由主义更多的是损害了他人及社会的利益,他们追求的幸福往往是利己害人的幸福,因为他们追求的是个人利益第一,个人利益至上的自由主义。他们往往为了自己的利益和幸福而牺牲或损害他人的利益和幸福,比如美国的先发制人的战争政策就是典型利己主义政策。而马克思所倡导的大公无私,互相帮助,舍己为人的共产主义思想,更多的是利己利人的幸福。所以共产主义思想和资产阶级思想,谁先进,谁落后,谁伟大,谁渺小应该是明白无误的了。共产主义思想和道德观才是真正代表了人类先进文明的思想。
第四产业——幸福产业
第四产业就是幸福产业,因为人生的根本追求是幸福,因为追求富裕就是追求堕落,因为精神文化方面的追求可以给人民带来更多和谐持续的幸福,所以人类应该大力发展精神文化产业。
精神文化建设就是除了传统的经济建设(姑且称之为物质经济建设)以外的非物质产品的经济建设,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包括旅游文化建设,
体育文化建设,娱乐文化建设,慈善文化建设,教育文化建设以及和谐文化(反腐、公平、正义)建设等等。
精神文化建设是世界和谐发展的必然趋势,因为地球本身拥有的资源是极其有限的,如果我们任由经济高速发展,最终只能加速地球资源的枯竭,只能加速人类的生存危机。物质经济的高速发展已经严重地造成了
地球水资源的日益匮乏,可采能源的日益减少,环境污染的日益加剧,以及温室效应愈演愈烈等等的恶果,因此,为了地球的未来,为了人类的未来,我们必须减缓物质经济建设的步伐,大力加强精神文化的建设,力求在较短时间内,把精神文化建设发展成为支柱产业。
发展精神文化建设,离不开政府的支持,政府应尽快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鼓励扶持精神文化建设,限制高消费产业的发展。比如政府应大力限制汽车产业的发展,应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限制汽车在城区内行驶,鼓励人们乘坐地铁和公交车,奖励和方便人们出行骑自行车。
从人民幸福的角度来看,人民幸福的获得更多的来源于精神文化方面,所以,大力发展精神文化建设,对于人民幸福具有事半功倍,功十倍的效果。
10幸福公式
根据定义
幸福就是人们的渴求在被得到满足或部分被得到满足时的感觉,是一种精神上的愉悦。根据以上定义以及每个人的不同情况,我们就可以得出如下幸福的公式。
就某人的某一个幸福而言,某人对某事物的幸福感(F)与其对某事物事前的渴求度(Q),以及事后的被满足度(Z)以及每个人所特有的幸福系数(K)是成正比的,即:
幸福感(F)=幸福系数(K)*渴求度(Q)*被满足度(Z) .
根据以上公式我们可以知道:
1 在幸福系数(K)和渴求度(Q)一定的情况下,被满足度(Z)越大,幸福感(F)也越大.满足度(Z)=渴求的事物实际被满足值/(除以)所渴求事物的期望值
当被满足度(Z)小于零时,说明渴求的事物不但没有进步反而倒退了,那么,幸福感将是一个负数,也就是渴求的结果不但没有获得幸福,反而陷入不幸当中.比如,炒股票渴求本周赢利10%,结果却亏了10%,结果当然是不幸的了.
当被满足度(Z)等于零时,那么幸福感F也为零,炒股情形中,相当于不赔不赚.
当被满足度(Z)大于零小于1时,说明渴求的事物有进步,但还没有达到预期目标,结果是有幸福感,但还有欠缺. 炒股中就好比渴求本周赢利10%,结果是盈利小于10%.
当被满足度(Z)等于1时,说明渴求的事物完全被满足了,此时获得的幸福感是完美的.炒股中就好比渴求本周赢利10%,结果也是10%.
当被满足度(Z)大于1时,说明渴求的结果超出期望值,那么获得的幸福感也就超出想象.炒股中就好比渴求本周赢利10%,结果赢利大于10%.
2 在幸福系数(K)和满足度(Z)一定的情况下,渴求度(Q)越大,则幸福(感)F也越大.渴求度=所渴求事物的期望值/(除以)所渴求事物正常的期望值
渴求度通常情况下为1,也就是设定事物的目标值与你正常的期望目标值是一样的,。
如果设定的目标超出自己在一定时间,在正常情况下的力所能及,那么,这样的渴求度就会大于1,当然,这样的渴求是不容易被满足的,因为超出了你的正常期望.但如果被满足,那么幸福感也会是更大的.炒股中就好比渴求本周赢利10%较符合实际,但如果设定赢利20%,那么此时的渴求度就是2.
如果设定的目标小于自己在一定时间,在正常情况下的力所能及 ,那么说明渴求目标容易实现,那么,此时的渴求度就是小于1的.炒股中就好比渴求本周赢利10万元较符合实际和有把握,如果你渴求本周赢利5万元,那么你的渴求度就是0.5.那么,如果你的渴求被满足,那么你的幸福感就会打对折的。
3 在渴求度(Q)和满足度(Z)一定的情况下,幸福系数(K)越大,幸福感(F)也越大.
在同样的条件下中,在拥有对同样事物的渴求度(Q)和被满足度(Z)的情况下,因为每个人的性格以及爱好等自身特性不一样,从而导致每个人获得的幸福感也不一样,简单地讲就是说,有些人爱激动,而有些人不易激动,幸福系数也可以称之为激动系数。这个幸福感的差别系数就是幸福系数,假如设定幸福系数K最小值为1, 那么,在通常情况下每个人的幸福系数都是大于1的。
简化公式
因为 幸福感(F)=幸福系数(K)*渴求度(Q)*被满足度(Z) .
因为 满足度(Z)=渴求的事物实际被满足值/(除以)所渴求事物的期望值
因为 渴求度(Q)=所渴求事物的期望值/(除以)所渴求事物正常的期望值
所以 幸福感=幸福系数(K)*(乘以)所渴求事物实际的被满足值/(除以)所渴求事物正常的期望值。
11计算
前边我们讲了幸福的计算公式,即:幸福感=幸福系数(K)*(乘以)所渴求事物实际的被满足值/(除以)所渴求事物正常的期望值。今年我国
四川发生了严重的
地震灾害,我们不妨举几个关于抗震救灾的幸福计算题。
题目
某解放军战士很渴求能救出一位被掩埋的灾民,在几天的救人挖掘中,很不幸,他没有救出一个人,却挖出了一个个遇难者的尸体,在万念俱灰的情况下,他有幸这一次救出了一个少年,此时他的幸福就是万分的幸福。
题解: 因为 幸福感=幸福系数(K)*(乘以)所渴求事物实际的被满足值/(除以)所渴求事物正常的期望值。通过题中的叙述,我们可以知道,某战士渴求就出一位灾民,但经过几天无数次的救援挖掘,却没有救出一个人,反而遇见了一个个遇难者的尸体,经过这些连续地打击,必然使他产生了对此次能救出一个人(也就是分母“所渴求事物正常的期望值”)概率很小的感觉,假设概率为万分之一。但实际上,此次救出了一个少年,那么“所渴求事物实际的被满足值”(分子)就是1。假设幸福系数此时为1,那么根据幸福公式我们就可以得出:
(某解放军战士的)幸福感=(幸福系数)1*(所渴求事物正常的期望值)1/(1/10000的期望概率)=10000(分幸福)
很多幸福往往都是很难定量来分析的,只能有大概来理解,但有些是可以比较清晰地用数字计算出来的,比如一个渴求金钱的穷人,2 元钱买了张彩票,因为买了无数次了,此次“所渴求事物正常的期望值”是5元就可以了。如果此次“所渴求事物实际的被满足值”却是中了500万,如果不考虑交税,如果假设此人的幸福系数为1,那么,此穷人的幸福感就为:
幸福感=1*500(万元)/5元=100(万分的幸福)
例题
一灾民的孩子 ,被掩埋在瓦砾中已经七天七夜了,此时此灾民已沉浸在万分的悲痛之中,对孩子生还的希望已经是处于绝望之中,也就是说他认为孩子的生还概率几乎为0.但此时,奇迹发生了,七天七夜后,他的孩子不但被救出了,而且还健康地活着,假设该人幸福系数为1 。那么该灾民的幸福感就是:
幸福感=1/0(近似零)=无穷大(分幸福)
不幸例题
假设上例灾民的孩子被证实不幸遇难了,那么该灾民“所渴求事物实际的被满足值”就是负1,因为事前“所渴求事物正常期望值”几乎为零,那么该灾民的幸福感就是
幸福感=—1/0(近似零)=负无穷大(分幸福)=无穷大(分不幸)
12真理概念
什么是真理?通常的解释是:真理是人们对客观存在的正确反映。为什么真理不能很好地指导实践,为人民服务,为人民幸福服务呢?比如当今的经济危机为什么不能在真理指导下避免发生呢?其根本原因就像当前哲学的研究一样, 因为很多
哲学家都想把自己的真理当作高高在上的,统领一切的,万岁不老的,包治百病的圣物。可惜,世界上并不存在这种圣物。如此,那么我们就让真理回到人间里来吧,回到现实里来吧,回到群众中来吧,回到人民中间来吧。脱离了群众的真理,不能为人民服务,为人民幸福服务的真理,要它何用?
为了使真理能服务群众,不脱离人民,更能说明问题,讲明道理,我们就很有必要将通常的真理定义予以分解因式。只有采取解剖麻雀的方式来分析真理,我们才能够让真理返璞归真,为人民造福。事实证明,那些假、大、空的真理对人民,对社会,对人类贻害无穷。
真理就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正确认识, 真理分解因式就是将不同的“人们”分别代入真理的定义中,从而得出不同的真理,比如西方真理,孔子真理,无产阶级真理和资产阶级真理等等。 即:
西方真理就是西方人们对客观世界的正确认识。
孔子真理就是孔子对客观世界的正确认识。
无产阶级真理就是无产阶级对客观世界的正确认识。
资产阶级真理就是资产阶级对客观世界的正确认识。
当然,“人们”也可以包括单个的人,比如马克思 ,
列宁,毛泽东,
凯恩斯,希特勒,……甚至包括你、我、他。于是,当我们把这些单个的人们代入真理的定义,于是我们又可以得出无数个被不同人认可的大大小小的真理,比如:
马克思真理就是马克思对客观世界的正确认识。
列宁真理就是列宁对客观世界的正确认识
毛泽东真理就是毛泽东对客观世界的正确认识。
凯恩斯真理就是凯恩斯对客观世界的正确认识。
希特勒真理就是希特勒对客观世界的正确认识。
你、我、他的真理就是你、我、他对客观世界的正确认识。
需要指出的是, 以上真理中对客观世界的“正确认识”是针对他们自己认为的“正确认识”以及他们这一类人认为的“正确认识”。
什么是大真理? 真理被认同的人数大就是大真理。
什么是小真理?真理被认同的人数小就是小真理。
什么是最大真理?在理想情况下,被全人类都认同的真理就是最大真理。当然这种情况是不可能出现的。
什么是最小真理?最小真理就是只有一个人认同的真理。
所以,只要任何一个人认为自己讲得是正确的,而且“这种说法”是一种客观存在,那么,他讲的话就可以被认为是真理(至少是一种最小真理),即:存在就是真理。
很多人都认为自己的妈妈是世界上最好的妈妈,很多人都认为自己的媳妇最漂亮,很多人都认为自己的孩子最可爱,很多人都认为改革开放好,很多人都认为改革开放不好……。难道这些人根据亲身感受而得出的“真理”不是真理吗?——显然不对。所以,任何一个人,只要是有根据的判断,就应该是真理,至少是一个最小的真理。而每一个有根据的感受或判断,都是一个客观存在,所以存在就是真理。
至于某个真理能不能成为大真理,能成为多大的真理,能不能被你认可,能不能被我认可,这都有待于时间的检验,这都是后话,但这都不能影响某个真理在某个时刻存在的正当性和合理性,这就是“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也就是说,只有承认存在就是真理的概念,才能够真正落实“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的理念。比如法院在审判前允许被告和控告双方充分表达自己的真理意思,就是体现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的理念。
哲学和真理的关系
哲学是真理的发展动力。因为哲学是对一般世界观更新和更先进的看法,所以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发展,原来的“更新和更先进的看法”就会变成一般的世界观,又会有更新的和更先进的哲学观来取代他们。所以随着哲学的不断发展,真理也是随着向前发展的。
真理是哲学发展的目标。哲学的发展是有一定目标的,不是漫无目的的空谈,他的目标就是人们追求的某一个绝对真理。
绝对真理是哲学的坟墓 。当哲学的发展越来越接近绝对真理或达到绝对真理的时候,哲学就很难再有“更新和更先进”的看法了。所以,当关于某个事物的哲学发展到绝对真理的水平时,那么,关于这个事物的哲学就不会再存在了。所以绝对真理就是哲学的坟墓或者说是哲学的最终归宿。比如勾股定理就是绝对真理,比如万有引力就是绝对真理,人们如果还想在这方面再有哲学发现就是很难很难的事了。再比如封建、
奴隶社会已经被证明是腐朽落后的社会,如果还想在这方面有更新和更先进的哲学发现,也是很难很难的事了,倒不如去追求资本主义社会腐朽和没落的哲学发现吧。
13真理标准
人民和谐幸福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因为人的最终追求是幸福, 因为人的幸福要包括最广大人民的幸福,也要包括人类子孙的幸福,才可能是最大的真理,所以人类和谐幸福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4哲学概念
含义
什么是哲学呢?顾名思意,哲就是聪明的意思,学就是学问、学说或看法,所以,哲学的定义就是:哲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更新的看法。简单的讲就是:哲学就是更新的世界观。平常我们常常说某篇文章很有哲理,某个人讲的话很有哲学味儿,就是这个道理。
因为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正确反映,因为哲学是更新的世界观,因为世界观就是人们对
客观世界的正确反映——所以,哲学用真理的概念来解释就是:哲学是更新的真理。
为了使哲学能服务群众,不脱离群众,更能说明问题,讲明道理,我们就很有必要将哲学定义予以分解因式。
什么是哲学分解因式?哲学分解因式就是将不同的人们分别代入哲学的定义中,从而就可以得出许许多多不同种类的哲学观点和学说。比如:
什么是无产阶级哲学? 无产阶级,或者代表无产阶级利益的人们对于一般世界观更新和更先进的看法 ,就是无产阶级哲学。比如
马克思主义哲学,毛泽东思想等。
什么是资产阶级哲学? 资产阶级,或者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人们对于一般世界观更新和更先进的看法 ,就是资产阶级哲学。
什么是毛泽东哲学?毛泽东哲学就是在
毛泽东时代,毛泽东对于一般世界观更新和更先进的看法 。当然
邓小平哲学就是在邓小平时代,邓小平对于一般世界观更新和更先进的看法 。
所以,任何人,任何集体,以及任何组织都可以有自己的哲学。
就像真理有大小一样,哲学也有大哲学和小哲学。
什么是大哲学?得到更多人认同的哲学就是大哲学,比如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大哲学,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得到了广大的无产阶级人士的认同。希特勒哲学也属于大哲学,因为他的哲学得到了广大的纳粹分子的认同,从而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当然大小哲学也是相对而言的,希特勒哲学相对无产阶级哲学来讲就是小哲学。
什么是小哲学?得到一个人或者少数人认同的哲学就是小哲学。比如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华罗庚的数学论以及各个最新的理论观点等等都是小哲学。
关系
小哲学与大哲学的关系是什么?
第一 像大真理一样,任何大哲学都是由小哲学发展起来的。因为任何一个理论都是首先由某一个人或少数人研究出来的,然后必须逐渐赢得更多人的认同和支持才可能逐渐变成大哲学。
马克思哲学如是,希特勒哲学如是,毛泽东哲学如是,军国主义哲学也是如是……。所以说,没有小哲学就没有大哲学。
第二,大哲学是少数的大真理,小哲学是无数的小真理。所以小哲学只有变成大真理才能发挥他的应有的价值。
哲学价值
因为哲学是人们对于一般世界观更新和更先进的看法,所以不同的时代的哲学都会逐渐被新时代的新哲学所取代,或者由于被广泛长期认同而变为一般的世界观。比如人的进化论,比如阶级斗争理论,比如
自由市场经济理论等等都因为过期而不能再被视为当代哲学,而仅仅变成了一种学说和一种真理。所以哲学的价值就在于它的更新性、先进性和时代性。
同样,将不同时代的人们代入哲学的定义就分别可以得出新哲学和旧哲学的定义:
什么是新哲学?新哲学就是新时代的人们对于一般世界观更新和更先进的看法。
什么是老哲学?老哲学就是不同旧时代的人们对于当时一般世界观的更新和更先进的看法。
什么是国学?相对外国人而言,国学就是中国不同时代的人们对于当时一般世界观的更新和更先进的看法。
什么是新国学?新时代的国学就是新国学。新国学就是中国新时代的人们对于一般世界观的更新的更先进的看法。
什么是老国学?相对新时代国学而言,新时代以前的国学就是老国学。
由于近代中国乃至二十一世纪的2008年的中国,至今还没有出现过在世界上有影响意义的新国学,所以,通常意义上讲的国学,就是指中国近代以前的,在
中国或世界较有影响的老国学。比如四大发明,比如孔孟之道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