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经典《礼记》勾画了一幅理想社会的完美图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这与古今中外所有理想主义者设计的乌托邦一样,如果找不到实现的正确路径,等于是画饼充饥。儒家虽然设计出理想国的轮廓,但始终没有找到正确的路径。
现在我们当然明白了,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这是现代文明社会的标志之一。看一个社会是不是发达、完善、文明,要看一看其社会保障机制是不是健全。而老有所养,则是一项极为重要的社会保障机制。
在中国,“孝文化”之所以被抬到至高无上的地步,背后隐藏着一个残酷的现实,即中国社会一直没有建立起基本的养老保障机制,这同时也说明中国人在社会治理上的完全失败。
无论哪朝哪代,农民永远是被盘剥、被压迫最酷烈的一个群体,所以历代的农民起义屡见不鲜。而依靠农民打下江山的“大帝”、“伟人”们的新政权,依然要建筑在对农民的残酷盘剥之上。农民们劳作一生,即使在和平环境里也仅能满足温饱,当他们老之将至时,朝廷绝不会给他们哪怕是一文钱的养老金。如果没有子女的照顾,他们必然面临老无所养、老无所依的悲惨境地。
而历代的统治者念兹在兹的只是维护政权,维护他们作威作福的权力,丝毫没有社会治理的概念。本来应该由社会解决的老有所养问题,他们却推给了老人的子女。他们提倡孝文化,实质上是把一个社会问题轻而易举地转化为家庭问题。
当然,子女有赡养、照顾老人的责任和义务。但是,绝不能因此而忽略了社会养老保障机制的建设,更不能成为国家推卸责任的借口。
中国两千多年的事实却是,政府把社会养老保障的责任推得一干二净,养老完全成了子女的责任和义务。中国人曾经的重男轻女风气,所谓传宗接代、延续香火的传统观念只是一个幌子,更重要更深刻的原因是出于老有所养的考虑。在农耕社会里,一个家庭若没有男孩,没有壮劳力,不仅家庭成员将来老无所养,连基本的谋生都成问题。所以,中国人重男轻女,只是出于自身利益的考量,带有严重的功利目的。说穿了,对相当多的中国人来讲,孩子只是他们的养老工具而已。
“孝文化”则从道德伦理和法律上,确立和强化了孩子作为父母养老工具的角色,从而淡化、消解了政府的社会保障责任。可以说,“孝文化”唱得越响,离现代文明社会就越远。
令人欣慰的是,如今,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养老保险制度首先在城市、继之在农村逐步建立起来,养老防老、多子多福之类的传统观念在淡化。起码在城市里,重男轻女的人越来越少。这也说明,中国的这类传统观念与现代文明是相悖的,社会越文明,传统观念就越式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