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培养创二代的六大方法(2)
黄德华
第四种:“试验田式”磨炼。新昌的中宝集团吴良定一个电话就把在深圳当律师的大儿子吴捷拉回来“扔”进了车间培养,让儿子骑着脚踏车送货,在车间做工人。经过一番磨炼,吴良定并没有按人们所想的把现成的公司交给吴捷,而是给了儿子100万元要他从头创业。当儿子成功创办了日发集团后,才把企业交给他。继承企业容易,继承威信难。家族企业的创业者之所以在企业有权威,那是因为他们凭自己的本事创下了家业。而作为新生代,如果只停留在父辈的基业上坐享其成,无所作为,就难以赢得公司管理层及公司员工的尊敬。当现代化管理越来越渗透进民营企业的时候,能者居之的思想也越来越浓厚。所以,企业家在培养下一代的时候除了要培养他们的能力,也开始谋划着怎样让公司接受新主人,尤其是在股份制公司里。“试验田式”培养显然是不错的方式,给片田地,自由发挥,成功了名正言顺继承公司,失败了可以重新再来。
第五种:“平民化”培养。吉尔达鞋业公司总经理余进华的儿子在温州一个重点学校念书,一般早上花10块钱打车到学校,下午则自己走40多分钟的路回家。每天的零用钱控制在5块钱左右,回来还要报账。中午和同学们一道在学校食堂吃饭。一次,儿子因为人太多,不想排队了,到外面花几十块钱吃了一顿麦当劳,结果遭到了父亲的批评。消除孩子们的优越感,培养他们吃苦耐劳的精神和毅力,这是许多企业家的良苦用心。“我希望儿子能成为社会精英,但在受教育阶段他应该是一个平民,而不能享受精英社会的种种。”汪力成一直很注意“保护”儿子,在家里学校都没有特殊待遇,因为担心自己下属、员工把他当“小皇帝”一样看,汪力成几乎不让儿子跟公司的人接触,怕误导了他。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富人的孩子难成材。这是很多人的想法,所以很多民营企业家一改“自己吃够了苦头,要让子女享福”的思想,培养他们“平民思想”。台湾富商王永庆因担心子女在台塑大树庇荫下缺乏磨练,所以每一个小孩在国小或初中时,就被他送到英国、美国求学,直到念完研究生才回国。李嘉诚鼓励孩子们自己赚零用钱,两个儿子的零用钱都是他们在课余兼职,通过做杂工、侍应生挣来的。从现实来看,这样的培养方式显然有效。
第六种:“放养式”锻炼。万事利集团董事长沈爱琴一开始就让女儿屠红燕读企业管理类学科,毕业后并没有要求马上回公司帮忙,而是把她送到日本一家大规模的纺织服装公司研习了一年。在日本,屠红燕从最底层的工人做起,从缝纫车间到打版车间、品控部,身体力行地熟悉了纺织服装业的整个生产流程。日本人严谨的工作态度对她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回到万事利后进步非常快,让沈爱琴非常满意。屠红燕说,日本企业在生产上分工细致明确,流程清晰,各个环节都重视监督,这些都被她运用到了万事利服装公司的管理当中。子女进自己的企业容易,要想进国际大公司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如果有能力,把子女送进世界500强,“学”点拳头回来壮大企业也是不少企业家培养孩子的方式之一。
这六种方法都有自己的优越点,各个民企要根据自己的特点去运用,但是很多也是规律可循。在选拔接班人时一定要考虑自己小孩的兴趣与性格,帮助小孩认识自我,然后锻炼他们,以提高他们的胜任力。另外成功培养第二代的最为关键秘诀是培养优秀的家风,很多企业为什么不能富过三代,关键的原因在于家风。曾国藩家族因为优秀的家风而已经富过了119年,而且继续在发挥作用。所以民企在创造财富的同时,要创造独特的有利于人类健康繁衍的家风,这是培养接班人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