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走进一个企业,老板都会有提到利润难增加,都说到内耗升级、同心不同力,管理失控,人才还是难培养的问题。每次我都会问客户几个问题:
1、 您今年做的这些管理改善对财务指标的影响有多大,具体改善哪个财务指标?
2、 这些管理改善有没有形成执行方案,伙伴们是否接纳理解执行到位?
每次客户都会反问:
1、 有些管理改善是没法用指标衡量的吧。——是的,很多时候管理改善不能马上反应在财务指标上。比如人才培养,很多时候从专业的角度我们要做岗位分析,要做生理模型,要做培训,要做考核,才能知道人才培养的效果,但我想的没那么复杂。把岗位的价值活动分析出来,把结果指标和过程指标对应起来,看伙伴做到哪个指标了,哪个指标有难度就培训哪个指标。当所有活动能做出价值时,这个时候就可以考虑时间价值,也就是时间效益的提升,过去做这件事和现在做这件事的效益变化,也就是贡献变化,也是对利润的影响,对人的周转的影响。还有很多,其实不能改变财务结果的管理改善都是累赘。所有的战略结果最终在财务上呈现。
2、 我们是发动了不少管理变革,每次都苦口婆心,但效果不好。——是的,大多企业都会在管理改善上折腾。其实核心问题有两 1、改善是公司的事还是我的事?2、改善跟我有啥关系?我们都做过父母,都带过小孩,是自己的小孩,不管小孩怎么闹,都觉得是我得好好带他。但如果是别人的,带不了几个小时就觉得累了。管理改善一样,很多时候伙伴都当成是公司的事,我们需要用强大的稽查内控去执行。其实我刚说过企业所有的管理改善是为了改善财务指标,改善收益。为啥不让伙伴承担利润指标?承担不了整个企业的利润指标,是否可以承担他负责部门的利润,是否可以承担个人利润指标?当利润指标给他时,他一定想尽办法改善利润,想尽办法用更少的钱赚更多的钱,想尽办法用最少的时间赚更多的钱。这个时候管理改善就是他的事,不是你的事。这也是我们重点主张的赢利中心管理模式。利润指标下沉,管理才能越来越精细。
3、 要推行“用数字主导变革”必须做到:放弃成本管理进入动态的利润管理,放弃经验决策进入动态数据决策管理,在职能管理人才培养的基础上培养经营性动态管理人才。市场是动态的,产品是动态的,客户是动态的,数据是动态的,组织是柔性的,人才是动态的,这样才能抓住机遇做大做强,这样才能追求创新和效益。
企业没经营竞争力的表现
1.利润靠毛估。数据系统滞后,不准确,成本核算和利润核算都是造假。
2.旺季利润率反而比年利润率低。看着企业加班的工厂,满心欢喜,费用大了觉得也无所谓,反正能赚钱。
3.团队跟老板玩跷跷板。两者之间太多谈判,太多对抗,太多不理解,内耗难以消除。
4.产品无竞争力。客户体验,客户选择,产品创新,产品区隔样样不精,靠翻倍的营销费用打市场。
5.人才引进成活率低。空降兵存活不光看空降兵本人,跟企业本身经营逻辑清晰,经营体系有序建设有关,还跟老板用人水平有关。
用数字化精准运营
1.有数据才能算账做好分配,有好的分配机制才有好的人才加盟
2.杜绝内耗的最好方法是用数据说话,提升效益最好的方法是聚焦数字做改善
3.价值流、指标流、数据流、活动流的高度一致才能简化管理
4.云数据不光要行业市场数据,更要内部运营数据
5.改变企业运营结果,其实就是一场数据化过程运动
让经营犯错留在课程,
让数据决策植入企业,
用动态利润管理打造企业,
用财务指标主导企业变革!
成功很难复制,失败总在重演!
经营企业既得保持正道,又得避免失误!
民企更需要经营文化
1.岗岗都是利润源,将能做的和应该做的区分开,只有经营目标的达成才是责任的担当。
2.人人都是经营者,企业经营的是人,只有每个人把自己当成经营者,讲全局讲投资回报讲长短期才能一起把企业经营好。
3.战略结果最终是财务结果达成,所有的战略执行,所有的管理改善都是为了改变财务结果。
4.战略主题来源于市场,是满足客户的要求,是增强市场竞争力的要求。企业管理改善是为竞争力和经营目标服务。
5.今天靠静态的方法赚钱已经过时,动态的利润管理模式和高频交易才能找到更大的赢利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