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我国本土超市的财务风险识别
综合上述风险源的扫描与分析,可以识别出我国本土超市区别于跨国超市的具体财务风险种类,在此基础上,为便于进行财务风险管理,将识别出的财务风险进行归纳与汇总,明确每一种财务风险综合反映为何种管理能力,为正确提出管理方法与控制措施打下基础。识别出的财务风险与综合能力反映如表1所示。
表1:我国本土超市的财务风险种类与能力反映表
序号 | 财务风险种类 | 综合能力反映 |
1 | 资金短缺风险 | 盈利与偿债能力 |
2 | 进货成本风险 | |
3 | 内部控制风险 | 经营与管理能力 |
4 | 信息技术风险 | |
5 | 市场竞争风险 | |
6 | 规模扩张风险 | 连锁与发展能力 |
7 | 选址地理风险 |
四、我国本土超市的财务风险管理
(一)完善内部控制体制
1.实行财务预算管理。财务预算工作是实现预定经营目标、取得良好经济效益的有力保障。财务预算管理不仅促使经营决策科学化和具体化,而且能够控制整个经营活动过程。通过成本费用开支、资金的流入流出、资金筹措等方面的预算管理,实现事前、事中、事后的全面控制,达到资金按计划收支,避免出现资金短缺或大量资金盈余现象的控制效果。通过流动资产收益率、营业利润率、流动与速动比率、资产报酬率等财务指标的控制还可以达到财务风险预警的效果。
2.统一资金管理,拓宽融资渠道。我国本土超市应将各门店的营业款及时划拨到总部,从而提高资金的有效使用率,各门店实行收支两条线,保障资金的安全使用。在统一资金管理的前提下,应拓宽融资渠道,可以尝试引入风险投资,短期内融入大量资金,企业资本化运作,快速实现连锁壮大。
3.理顺供应商关系控制成本。改变靠供应商获取不当利润的“剥削”合作方式,回到薄利多销的良性运转轨道上来。靠企业品牌吸引供应商;靠现代供应链(ERP)管理留住供应商;靠信息共享、业务整合帮助供应商。从而理顺供需双方的合作关系,最终实现双方长久合作的可持续双赢局面。
(二)提升财务管理水平
1.完善信息化管理。由于存在门店分布广、信息量大、商品与人员众多的特点,必须用现代信息管理技术代替传统的人工处理信息的财务管理方式。通过销售点管理系统(POS)、电子数据交换(EDI)、电子订货系统(EOS)、电子收银机(ECR)、管理信息系统((MIS)等现代管理工具缩短时空距离,通过数据的高速收集、准确处理、及时分析,实现科学决策、动态管理的效果。
2.通过存货控制应对竞争。超市经营过程中最大的资产就是库存商品,存货具有周转性强、流动快的特点,而且涉及到包括采购、运输、配送、验收、存储等多个环节与部门。一方面,通过健全物流配送体系、监控存货周转率实现内部控制与管理。另一方面,可以尝试我国跨地区的本土超市组成销售联合体,通过整合销量实现超大规模的联合采购,从而大幅降低商品的采购成本,实现与跨国超市的平等竞争。
3.建立现代公司治理机制。现代公司治理机制强调董事会在公司治理结构中的核心地位与主导作用,从而对经理人员的经营管理行为进行监督和制衡。 实行董事会的适当外部化——独立董事制度,实现对董事会内部的一定的制约与监督。成立公司治理委员会,减少在组织结构运行过程中带来的风险。
(三)引入规模扩张审计与风险评估
我国本土超市的规模连锁是企业做大做强的必由之路,但是在扩张的同时,应避免盲目扩张带来的恶性结果。因此,本土超市应当引入规模扩张审计与风险评估机制。
1.内部审计。内部审计工作应当由财务部门负责,主要针对公司现有门店的经营绩效进行独立评价,从而确定各门店的扩张是否有效、是否实现了组织目标。在审计方法的选择上可以采用抽样法或效益评价审计法。
2.风险评估。这项工作由财务人员为核心,联合采购、营运、物流等相关部门对拟选新址进行风险评估。评估围绕可能出现的风险类别、风险性质、影响范围等内容展开,运用成本效益分析法、风险统计分析法、权衡分析法等评估方法计算扩张风险结果,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