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糊里糊涂地在给孩子补充营养素吗?
您一直不知道或者是不敢给孩子补充营养素吗?
您一直拒绝给孩子补充营养素吗?……
上一期我们分析了“孩子能吃营养片吗?”,事实告诉我们,营养片(营养补充剂)做为膳食营养的辅助,本身并没有问题,但是它对人体是利还是弊,关键还在于是否能够“合理”使用。今天,我们就来谈一谈怎么让现代丰富的营养补充剂,真正为我们的健康添色彩。
下文重点列举一些孩子的例子,但是关于营养问题的原理和原则,成人和孩子是相同的,所以,也同样适用于成人。
一、什么情况考虑使用营养补充剂
总体来讲,使用营养补充剂应该有以下几个前提。
1.已知膳食搭配不均衡或进食量不够,又不能马上改善,存在营养不足的可能时。
比如,孩子食欲不好,不愿意吃饭,或者挑食。如果,还不清楚有没有明确的营养缺乏,或暂时不缺乏时,可以根据孩子的情况,给予少量的补充,防止营养缺乏的发生。
2.已经明确存在营养缺乏问题,又不便于马上通过膳食进行调理时。
比如,已经明确孩子缺钙,根据孩子的大小和缺乏的多少,给孩子制定钙的补充计划。
3.在某些特殊的生理病理阶段,人体对某些营养素有特殊需求时。
比如,青春期孩子长个的速度一下增快,对钙的需求大幅度增加;孕中晚期对铁的需求加大;骨折后,需要更多的钙来参与修复;小儿腹泻时锌丢失多,同时需要锌来修复肠道等等。以上这些情况都需要阶段性的补充相应的营养素。
二、怎么知道吃的够不够,营养缺不缺?
简单的方法有以下几个方面:
1. 膳食评估
粗略评价吃进的食物营养够不够。
方法一:营养计算
连续记录个人全天的食物种类和摄入量(集体用餐,算日平均量),由营养师按食物成分表计算每天食物中提供的热量、维生素、矿物质、蛋白质、纤维素等,再与“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表”对照,如果不足,则有缺乏的可能。
方法二:膳食宝塔估算
同上记录个人全天食物种类和食物量,然后分类计算水、主食、蔬菜、水果、鱼肉豆蛋奶、坚果、油盐等摄入量,每周的平均量与各年龄段国家营养学会的推荐的膳食宝塔相对比(各年龄段膳食宝塔在9月4日微信中已经上传,建议收藏)。如果不能满足,则有缺乏营养的可能。
2. 营养状况评估
(1) 症状体征评估
收集孩子的症状和体征进行初步判断。比如,一个孩子如果夜间经常哭闹或睡不安稳、脾气急、枕秃、常说腿痛、肚子痛、汗多等,就可能是缺钙。
(2) 理化检查评估
可以定期检测来帮助筛查孩子是否存在营养缺乏问题。或在症状显示有营养不足时,做相应检测,明确诊断。如,幼儿园定期做血常规,可以帮助判断是否有缺铁性贫血。在初步判断缺钙后,可以做骨密度检查和骨碱性磷酸酶的检查,综合分析缺钙的时间和程度。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一定要选择有效的检查做依据。比如,经常看到有些孩子缺钙的症状都已经挺明显了,可是家长坚持说不缺钙,理由就是,做了微量元素检测,医生告诉他们说不缺钙。可是微量元素根本就不能做为是否缺钙的判断依据。选错了检测方法,错误的判断,会耽误孩子的生长,有些孩子因此长成方颅、鸡胸。
三、补充营养素必须要清楚的几件事
1. 明确有效食用量
有些孩子缺铁、缺钙,补了很长时间,一查还缺。有一些干脆就放弃了,任孩子缺着。我一问,你每天给孩子吃多少量呀,家长的回答是,一片呀,一包呀,说明上吃几次呀等等。对每天应该的补充量,完全没有概念。现在市面上的保健品,很多是预防缺乏的常规安全量,而对于已经明显缺乏的孩子来说,按说明量食用,根本是不够的。比如缺铁,一般补充量可以按1mg/kg/天计算,一天不超过30mg。可是如果是一个缺铁性贫血的孩子,根据其缺铁的程度,每天可以超过100-200mg
2. 正确的食用方法
要明确所使用的营养补充剂的使用方法,比如,铁最好是两餐之间吃,因为跟食物一起吃,有一些纤维素,植物酸会影响铁的吸收。铁还不能跟牛奶一起吃,因为那样铁基本不吸收。钙分次吃,比一次吃吸收的好。在持续较大量补充维C后,突然停止,会导致维C相对不足,而出现严重维C缺乏的表现等等。类似这样的知识,在我们决定补充一种营养素之前,都是必须要清楚的。
3. 剂型、品牌选择
比如2-3岁以下的孩子,尽量选择冲剂或口服液,便于食用,也安全。另外,要选择正规品牌,从正规渠道购买,防止伪劣产品伤害孩子。
4. 定期复查和评估
举例来说,一般补钙,三个月后复查骨密度。如果骨密度改善不明显,可以提醒我们,可能是剂量不够,也可能是选择的钙剂不适合,或者是孩子吸收方面有问题,或是存在着过多流失的问题等。曾经一个孩子补充钙后三个月复查骨密度基本没有变化;然后调整剂量,还没有明显变化;之后就换了一种钙剂,结果,效果非常明显。所以,定期复查可以指导我们确定下一步的补充方案。
如果复查时明显上升,还未到最佳状态。可以证明,这是个有效量,可以继续坚持,并且根据上升的速度,预测可能的补充时间。如果已经达到最佳状态,则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减量还是停用。
有的营养素不方便通过理化检查来判断,比如维生素B族,那么可以通过症状体征的变化来评估。
5. 清楚服用时长
多数家长或是看着别的孩子吃,自己的孩子也跟着吃;或是医生让吃就吃。吃到什么程度也不知道。要么稀里糊涂一直就吃下去;要么懒的吃了或是想着吃了很长时间了,自己就给停了。有没有用不知道。
盲目的补充是很不利的,甚至还会出现危险。比如,如果按缺铁性贫血量补铁时间过长的话,就会导致铁中毒。而随便乱停可能会出现根本还没有补够的问题。
所以要通过定期的复查和评估,可以较好的帮助我们来判断补充的效果和时间。
6. 明确安全量
营养补充剂在长期补充时,一定要明确不同营养素的安全量,不然会导致过量或中毒的问题。关于营养素安全量,在“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表”中明确标明了“可耐受最高摄入量(UL)”。这个在网上直接就可以搜到。例如,大家都很熟悉的伊可新,维生素AD,有效量和安全量很接近。一粒粉盒的伊可新,含维D700单位,最高耐受量是800单位。只要多吃一粒,时间长了就会引起中毒。曾经有一个婴儿,家里几个人照顾,想起来就喂他一粒,没有专人定量,经常一天吃两次以上,最后,因维生素D过量中毒,导至肾功能衰竭不治而亡。所以长期使用,安全量切不可忽视。
7. 营养补充剂永远不可替代食物
虽然,合理使用营养补充剂在一定阶段,对健康有保护和促进作用。而且它使用起来相对于饮食来讲更便利。但是,我们必须清楚一点,营养补充剂永远不可替代食物。在使用营养补充剂的同时,积极改变膳食结构,提高消化吸收功能,减少不合理的消耗,积极治疗引起营养缺乏的原发性疾病才是纠正营养不良的根本。
8. 选择有经验的营养师
从上述的描述大家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合理使用营养补充剂最好在营养师专业的指导下来完成。但是,由于我们国家在这个方面发展相对落后,不成熟的营养师执业培训,导致营养师队伍鱼龙混杂,缺少真正有经验的营养师。临床医生绝不能等同营养师,因为大部分医生并不懂营养。甚至出现医生误导的例子很多。
所以,不得不要求我们的家长们,自己懂一些营养知识,一是方便在日常生活中及时发现孩子的营养问题。小问题,自己解决起来比较方便。二是,帮助自己判断面前的营养师是不是真的内行人。比如,针对补充营养的注意事项问几个问题,营养师的回答就可以大概的判断他的水平了。
也许有人会说,带个孩子真麻烦,怎么要学那么多东西呢?其实这些知识本应该是我们生存的基本常识,只是因为父母生长年代和条件的限制,他们没有机会学到,才让我们这一代人在“无知“中长大。现在我们应该感谢孩子,是孩子让我们开始关注健康的生活方式。
在此,仅就营养补充剂的合理使用,给出了一些原则性的建议。但是具体到每一种营养素,还有各自不同的特点。针对儿童常见的钙、铁、锌、维生素AD、B族、维C、蛋白质等不足的问题,我们会陆续与大家详细分享,希望有兴趣的朋友们一起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