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天的课程学习穿插案例分析、演练互动、视频教学等方法和手段,学员们的积极性很高,大家感觉受益匪浅。融宝支付主要服务于网络P2P公司以及电子商务平台公司,为客户提供支付工具和支付解决方案。对于P2P的发展及未来趋势,刘老师以下是授课的部分内容:
近日,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正式向各会员单位发布《互联网金融信息披露个体网络借贷》标准(T/NIFA1-2016),号称史上最严信息披露标准定义并规范了96项披露指标。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关于坏账率披露的规定,P2P平台必须公布逾期金额、项目逾期率和金额逾期率这三项指标,同时鼓励公布逾期项目数、项目分级逾期率、金额分级逾期率、历史项目逾期金额、历史项目逾期率、累计逾期代偿金额、累计逾期代偿笔数等7项指标。由此一来,投资人最关心的平台数据将一览无余。
真实坏账率,一直是P2P行业讳莫如深的话题。
截至目前,公开资料可查的仅有少数平台公布了坏账率,例如陆金所和PPmoney都是6%左右,这还是来源于其高管自爆。而年报和网站公布的数据,红岭创投接近3%,拍拍贷和投哪网都是1%多一点,杉易贷、微贷网等平台更是低于1%。抛开统计路径和真实性不谈,一般来说敢于公开坏账的平台数据都不会太难看,事实上P2P的风险率真有这么低吗?行业真实坏账率又是多少?
目前,尽管没有权威的数据统计P2P行业的坏账率,但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行业的整体坏账可能达到10%左右。去年,陆金所董事长计葵生在某活动上透露,陆金所的坏账率在6%左右,而其合作的平台坏账大多在13-17%之间,这个数据应该可以作为参考。
要弄清P2P网贷行业的坏账情况,必须搞清楚两个概念,一个是真实坏账率,另一个是可控风险率。
真实坏账率反应的是平台和整个行业的风险逾期情况,分子是总体坏账量,分母是总成交量。
为什么不同平台统计的坏账率会有较大的误差?其主要原因在于统计口径的不同。比如分子,对于坏账一般认为逾期3个月的项目就算是坏账了,但是不同的口径会认为一个月就算,或者半年以上才计算,这样统计出来的坏账量差距十分巨大。另外,在分母(贷款总额)的选择上,很多平台并不考虑同一账期的坏账率,而是把贷款总额作为分母,把未到期且未逾期一定时间(比方说1个月)的成交量也算入到坏账率的分母,这样算下来的坏账率也会大大降低。
因此,如果政策要求平台披露坏账率等数据,那么统一核算标准的出炉势在必行。
可控风险率强调的是为了平台长期健康运营,必须控制的风险率。
近年来,消费金融是P2P资产领域极火的概念,以苏宁消费金融为例,苏宁金融近期公布的财务数据显示,截止2016年三季度末其不良率达到10.37%,亏损额近1.9亿元。网上有报道称,消费金融行业可承受的不良率为10%,由此看来,苏宁金融尚算合理。
事实真的如此吗?
据笔者了解,目前消费金融绝大多数仍属于纯信用贷,根据平台资金成本、运营成本、风险成本等,可以粗略估算,一般平台给到投资人的利息在10%左右,运营成本2%(活动红包、理财金等)。这还不包括平台的广告品牌支出、人员和管理成本。如果风险率达到10%,即使贷款年利率为20%也不一定能够覆盖成本。至于其他常见的资产领域,如房贷、车贷、供应链金融等大体也差不太多,反正行业放贷出去的利率一般在15-25%之间,扣除各项综合成本后,算算要想盈利,风控要做到什么地步。
当然,互联网金融本身有较强的互联网属性,不能简单的按照传统行业必须盈利的指标去考量。要不然,滴滴打车、支付宝一上线就狂烧数十亿,京东一直到上市以后还亏损,换成传统的服装或餐饮行业,早倒闭一百遍了。
现实情况是,不少风控做的好的大平台处于盈利与亏损之间。如果想要盈利也不算太难,只要停掉高额的品牌营销费用,减少线上投资人活动,然后通过股东增资或自有资金进行适当的投资增加收入,那么很快便可换得财务报表上的利润数据。不过,对大多数平台来说,眼下实在没有必要为了赚钱而牺牲用户和市场占有率。
对投资人来说,新的信息披露标准出台后,势必会有相应的统计口径出炉,尽管未必情愿但平台要做到完全合规必然绕不开真实坏账率的披露。届时投资人可一目了然看清所投或想投平台的营运情况,并不是单纯的坏账率越低越好,还要结合平台所处的市场地位和运营策略。无论如何,这对加速投资人和平台之间的信息对称还是具有较大意义的。
刘华鹏老师,“互联网+营销创新”知名专家,主要讲授“互联网+商业模式创新”、“互联网+营销模式创新”、“互联网+企业转型升级”、“移动新媒体营销”、“微信营销”等课程。刘华鹏老师先后合伙创办北京冠智健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北京才富通科技有限公司,将经营管理实践和传道授业解惑有机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