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职业关系,许多朋友希望我能够为他(她)们孩子的教育问题提供一些有价值的专业性咨询意见。问题不外乎是上哪个学校最好?上什么专业最好?是出国读书好还是在国内读书好?如果要出国,什么时候出去最好?等等。可以看出,每一个家长都竭尽全力想为孩子设计出一条最好的教育路线。其隐含的逻辑是,最好的教育=未来更大的成就或更好的生活。但我反问的第一个问题往往令他(她)们难以回答:“孩子的想法是什么?”
中国的父母往往不知道自己的孩子在想什么,孩子越大越不知道。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很多:
一方面,爸爸都太忙,既没有时间也不善于和孩子进行平等坦诚的交流。即使偶尔抽出一点时间,往往不是问孩子学习成绩怎么样,就是不着边际地讲一通人生大道理,似乎除了这些就不知道应该和孩子谈什么话题。父子(女)间的交流看上去特别像领导和下属谈心。妈妈虽然和孩子待在一起的时间比较长,但常常局限于生活上的照料而缺乏思想和情感上的沟通,或者失之于琐碎唠叨,叮嘱教训多而倾听分享少。
另一方面,中国的父母总是认为,孩子懂什么,只要按照大人为之设计好的路线图付出努力,就一定可以获得一个璀璨的前程和美好的人生。孩子的任务是付出自己的全部努力,其他的事情不用管;家长的任务是尽一切可能为之创造最好的条件,不能在“拼爹”的竞争中落后。内因和外因完美结合在一起,还有什么理由不能取得成功呢?
吊诡的是,即使是按照最完美的路线教育出来的孩子,当他(她)们走上工作岗位、结婚生子之后,不成功不如意的人似乎越来越多。拿到了美国顶尖大学的博士学位却找不到满意的工作;在国家机关努力工作了十多年却连个副处也没混到;唱歌跳舞琴棋书画无所不精的高学历女生却一心要嫁给只有高中毕业的同学;工作上发展顺利的人没成想天天闹着要离婚……许多人心力交瘁地问我,当初为孩子费尽心思的设计有意义吗?
教育过程可以设计,但人生不行。人生的确需要目标,教育路线图尽可以被制定得尽善尽美,然而生活却往往不会按照预先写好的剧本上演。米兰·昆德拉说,“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没错,生活仿佛特别喜欢和人开一些不大不小甚至是残酷的玩笑。你越想追求的就越得不到,你拼命想躲开的却常常鬼使神差地找上门来。越想当官的偏偏就当不上,越想发财的偏偏越来越穷,想和一个相爱的人结婚却偏偏和一个自己最不喜欢的人生活了一辈子。
除了学习和学术——甚至有时候学术界也不例外——之外,“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简直就是骗人的鬼话。最常见的情况是,你付出了百分之百的努力,却往往连百分之一的收获都得不到。有多少人禁不住仰天长叹:“为什么我付出了这么多却永远得不到我想要的结果?”又有多少人为此愤愤不平,牢骚满腹,总觉得老天不公,社会不均,却很少能够静下心来想一想,我一开始的设计和追求对吗?
没有人会觉得自己最初的目标不对,否则就不会追求。但问题的关键在于,当我们开始设计路线图的时候,我们不自觉地把追求的结果当成了人生的目标和全部。结果当然是我们所追求的,谁会去做一个明知道没有结果的事情呢?但如果仅仅只是为了结果而追求,我们就有可能走上人生的歧途。
任何结果——不管是好的结果还是坏的结果——都是确定的。然而生活却充满了不确定性。实际上,这正是近二十年来经济学所研究的核心问题:揭示生活中的不确定性并寻求解决之道。正因为存在不确定性,所以才会有理性预期;正因为不确定性带来风险,才会有保险、信托等一系列制度安排。未来充满了未知,一切都是不确定的,变数和偶然随处可见。丘吉尔曾经说过一句异常深刻的话,“历史就是由一个又一个活见鬼事件组成的。”如果不是在那个时间那个地点发生了那个偶然的事件,很多历史都要被改写。因此,将确定的结果——而且往往一厢情愿地认为是好的那个结果——作为追求的目标,和生活本身内在的不确定性之间存在着深刻的矛盾,二者一旦遭遇,就会给追求者的心理带来相当沉重而痛苦的打击。
人的一生很漫长,但结果往往只有几个,特别是最关键的结果常常只有一个。也就是说,人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等待结果中度过的。如果把结果视为生活的全部意义,那么这个人的一生一定过得非常焦虑、紧张和乏味。既不会让自己感受到幸福,也会给他人带来痛苦。特别是,得到好的结果还好说,如果遇到不好的结果呢?他(她)的人生还会充满了抱怨和懊悔。
老实本份的农民很少会抱怨。他(她)们在春天播种,夏天耕耘,满怀希望等待着秋天能够有一个好收成。但是,当秋天到来的时候,一场突如其来的冰雹把所有的农作物都毁掉了。农民所能做的是什么呢?他(她)们总是默默地收拾停当,等到来年春天的时候,继续播撒希望的种子。在农民看来,收成固然很重要,辛苦劳作大半年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得一个好收成,但收成不是自己能够控制的。因此,重要的是做好每天自己能够控制的事情,深耕、浇水、除虫,等等,至于结果如何,就由老天决定吧。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即由此而来。
过程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是你可以享受其中的过程。在过程中,你有思考,有体验,有感悟,也有收获和进步。这些本身就充满了乐趣。结果之所以和过程相比不那么重要,是因为它只是一个时点的结果。你不可能永远处于那个时点上。
就像登山一样,登顶的结果固然壮观,但你终究是要下山的。而登山途中所欣赏到的不同景致,滴下的汗水,都会让你由衷体会到由内到外的乐趣和舒服。然而,我们的学生现在越来越不重视过程,都是直奔结果而去。看书只看结论,做题只要答案,考试只要分数,上学只要就业,工作只要职务和薪水,至于阅读本身、思考过程、一天一天的经验积累,都被毫不吝惜地丢弃了。表面上看是社会的急功近利,实际上的根子在家长所设计的完美的教育路线图。因为在这样一幅路线图中,孩子没有任何主动性的参与,只是被动地按照家长的安排,得到一个预先知道的结果。他(她)们已经丧失了思考和判断的本能。
在很多时候,事情的发展往往会走向设计初衷的反面。小时候家里穷,父母连打带骂让我好好读书的目的是为了以后可以成天坐在办公室里上班,不用像他(她)们一样辛苦。
但现在父母看到我真的坐在办公室里上班了,却一天到晚比他(她)们当年还累,又常常后悔不应当让我读那么多书;
朋友以前成天告诫女儿要好好学习,不许谈恋爱,把所有追女儿的男生统统骂走,但等女儿研究生毕业还没有男朋友的时候,又担心她会成为剩女,成天催她赶紧谈恋爱结婚,还四处托人帮忙介绍男朋友;
还有的朋友看到身边的人纷纷把孩子送出国读书,也不甘落后地加入了这个行列,等孩子真的离开时,才发现没有孩子在身边的日子是多么痛苦。
今天,人们在批评中国教育功利化的同时,却又不断给孩子设定一个又一个目标,生怕在竞争中落后,输在起跑线上。功利化是中国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学而优则仕”,等等,古代人读书的确有一个现实的功利化目的。然而,我们常常忽视了中国传统教育的另一面,即重视读书对人修身养性的作用。在古代中国,诗书是最重要的传家之道,世家望族的家训中随处可见对读书的强调。一个人接受教育之后,能够“兼济天下”当然最好,不行的话,也可以“独善其身”。遗憾的是,今天的我们似乎只继承了功利化的一面,却丢弃了更为重要的修身养性的一面。功利可以是人们追求的结果,但如果没有修身养性加以平衡和调节的话,我们就会失去教育和生活的根本。
人生是一段旅程。生活的质量在于人内心的感悟。从这个意义上说,无论我们给孩子设计了多么完美的教育路线图,都必须倾听他(她)们内心的声音。不要以为孩子年龄小,什么都不懂。在移动互联时代,就资讯而言,他(她)们懂的可能比父母要多得多。家长认为孩子应该知道的和不应该知道的,他(她)们全知道,只不过不告诉你而已。如果我们意识到人生无法被设计的道理,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做决定,做他(她)们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除非是明显错误的,比如杀人放火、偷盗奸淫等违反人类道德底线的事情——对自己的决定和行为负责,那么他(她)们的一生一定会过得更加快乐、幸福和充实。至少将来有一天,他(她)们不会充满懊悔地说,这不是我真正想做的事情,是父母替我安排设计决定的。毕竟,父母终有老去的那一天,未来的道路还要靠孩子自己去走。
亲:赶快订阅吧!教育孩子是门科学,靠经验和摸索会走很多弯路,孩子等不起,孩子误不起!
★【家庭教育中遇到任何问题请加微信:731569981,与我们专家老师在线交流】
【新朋友】点击图片上面蓝色“中国家庭教育”字即可关注
【老朋友】点击右上角,转发或分享本页面内容
【咨询及建议】请添加个人微信:731569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