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志礼,范志礼讲师,范志礼联系方式,范志礼培训师-【讲师网】
中华传统文化研究会名誉会长
48
鲜花排名
0
鲜花数量
扫一扫加我微信
范志礼:引颈待刀 视死如归
2016-01-20 12761

引颈待刀 视死如归

  不出甄济所料,在他回到云梦山的当年冬季,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节度使的安禄山果然调集15万大军,借讨伐杨国忠之名由范阳起兵,与史思明一起发动了震惊全国的安史之乱,征战中叛军锐不可当,势如破竹,很快占领了长安和洛阳,迫使唐玄宗放弃京城出走避难,甚至险些断送了大唐江山。

  安禄山于节节胜利中在东都洛阳自称大燕皇帝,为巩固皇位他自然又想起了才华过人的甄济,遂派大将蔡希德带领两名刀斧手前往云梦山逼甄济出山为其效忠。安禄山对蔡希德吩咐:“如果甄济不出山,就砍下他的头来见我。”

  蔡希德来到甄济隐居的云梦山水帘洞,见正在作画的甄济神态安然,全然不像个有病之人,便说:“如今安禄山已是大燕皇帝,当初他请你当掌书记待你不薄,今天我等奉命请你再次出山任职。识时务者为俊杰,你若出山辅佐大燕皇帝,定能赢得厚爱。如果不答应的话,大燕皇帝将容不下忤逆之臣,你也就别怪我刀下无情了。”

  甄济听罢泰然自若地说:“我的老师吴兢说过,为君之道,必须先体察百姓,若损百姓以奉自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自身毙。安禄山冒天下之大不韪,为一己私欲,烧杀抢掠,不顾百姓死活,必定没有好下场。我不能为这样的人做事!你们看安禄山像泰山一样牢固,认为可以依靠,而我把他看成是一座冰山,太阳一出来,冰山立刻就会垮掉。请你们自便吧,我决不出山!你我过去曾共事一场,我不愿让你为难,请将此头砍去交差!”说完便将头横向蔡希德刀前。

  蔡希德本是武夫,阵前杀人如麻,却被甄济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气概所震撼,遂收刀拨马而回。他见到安禄山,谎称甄济依然重病在身,无法出山。

朝廷传旨 叛臣跪拜

  忠于大唐王朝的甄济视安禄山为逆贼,因而面对蔡希德的屠刀宁死不屈拒绝出山。安禄山死后,他的儿子安庆绪即位。安庆绪同样对人才特别器重,也要起用甄济。

 甄济到底有什么治国安邦的本领?采访中记者只听说他品行高尚、很有文采,其他方面已无从了解。但假若甄济仅是个平庸之辈,那么后来安庆绪是不会派人强行将他从云梦山劫持到洛阳的。

  甄济被劫持到洛阳后不到一个月,洛阳即被收复,他得知这个消息后来到军营,在广平王面前喜极而泣。

  安史之乱是唐王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对中国历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场叛乱自公元755年起至公元762年止,历经唐玄宗、唐肃宗和唐代宗三个皇帝才宣告结束。

  唐至德二年(公元757年),肃宗李亨击败占领长安的叛军后回到京城,甄济闻讯立即由洛阳赶到长安求见李亨。李亨召甄济住进三司衙门,颁布圣旨任命甄济为秘书郎。同时,命令数十名附逆安禄山的叛官摘下官帽脱去靴袜,跪在皇宫大殿的台阶下面朝着位于台阶上的甄济叩拜,让叛官们表达惭愧之心。

  下臣在君王面前跪拜是符合常规的,而唐朝的甄济能够在君王面前接受大臣的跪拜,这在中国历史上恐怕仅此一例。

  后来,甄济又被加封为太子舍人,晋升为秘书郎兼御史。

  甄济面对屠刀宁死不屈,在“安史之乱”中保持忠贞气节,令后人景仰,以至在他去世700多年后明代著名的政治家、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李东阳曾作《青岩山》一诗赞曰:“青岩山,甄郎高见不可攀,禄山使者封刀还。入东京,见黄盖,帝敕伪官阶下拜……”

  甄济在云梦山隐居的遗迹已荡然无存。随行采访的岳武佐介绍,云梦山上从前有众多的古代摩崖石刻,这些石刻因年代久远大部分已毁坏,其中与甄济有关的保存较好、年代最为古老的石刻便是元代王恽倡导为甄济立祀而撰写的摩崖题记。

  王恽是元代时河南卫州人,曾任翰林学士、中奉大夫、监察御史,负责起草诏书和编撰国史。由他撰写的《重修道院记》石刻位于云梦山水帘洞内,依山刻就,刻于元朝大德三年(公元1299年)。记者进入水帘洞看到,洞内约10米高的崖壁上保存着自元代以来大小不一的摩崖石刻20余处,其中王恽的这块碑刻最有特色,它通高约3.5米、宽约1.2米,其碑座依洞体雕凿成一个巨型赑屃(bixi),赑屃前爪犀利,颈曲伸向洞内,双目炯炯。传说赑屃是龙王的第九个儿子,龙生九子各不相同,赑屃也是龙的一种。赑屃的头曲伸向洞内,意在引导人们向内探寻当年甄济隐居的地方。

  王恽在《重修道院记》中说:“铜锣玉石之美,必有卓异幽隐之士。唐甄济隐居此山,至远迩化服兮,死亮节,不污禄山……而甄公大节,虽传卓行于唐史,发幽光于翰笔,在山中故事独乏旌记。子归能屋而祀之,俾后之游居,灼之景仰,审夫出处大义所在,以勉志节而砺薄俗,则子与志和名迹,附丽前贤共兹山而传于无穷矣。”

  由此碑文,可看出后人对甄济的景仰之情。

  王恽还曾在游览云梦山时赋诗曰:“徘徊读尽摩崖记,却笑无能继后踪。”说明当时的云梦山上摩崖石刻特别多,需“徘徊”方能“读尽”。王恽当年看到的摩崖石刻中,大概少不了甄济在此隐居时留下的笔迹,遗憾的是我们今天已无法看到当时的笔迹了。

全部评论 (0)
讲师网长沙站 cs.jiangshi.org 由加盟商 杭州讲师云科技有限公司 独家运营
培训业务联系:小文老师 18681582316

Copyright©2008-2025 版权所有 浙ICP备06026258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509号
杭州讲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更多城市分站招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