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玉成大讲堂
第五部分 成才是非辩
自古以来人们对成才标准就有着激烈的争论,但多是按统治者或论述者自己的立场而定,实际上也是因时而异,因需而定。对成才标准给予是非辨析,对选定成才之路具有特殊意义。
[1] 人才定义及其它
成才、成功是众多学子梦寐以求的,但究竟怎样才是21世纪所需要的有用之才呢?
通常,我们把有用之才称作人才。根据《辞海》解释,人才(1)指德才兼备的人;(2)有才能的人。本书所说的“成才”当然是指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我们国家的教育方针明确提出,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培养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科学、热爱社会主义,有理想、有知识、有道德、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这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是祖国和人民的需要,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振兴中华的需要。我们要在本世纪中叶赶上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没有千千万万这样的人才就不可能实现这样宏伟的目标。邓小平指出,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这不仅为教育指明了发展方向,而且也为人才的成长提出了奋斗目标。21世纪,中华人民共和国要更强大的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必须培养造就大批的世界级现代化人才。因此,每一个有头脑的中国人都有责任在思想上、行动上解决如何为培养造就这样一大批人才做贡献的问题,每一个能够向前奋进者都应志存高远,瞄准世界目标奋勇向前,每一个炎黄子孙都应该早做打算,选定目标,打点行囊,踏上征途,以实际行动报效祖国、报效人民。 这样,才能具备培养和造就德才兼备的人的肥沃土壤,才能真正出现人才辈出的局面。当然,在道德方面不够优秀,但有真才实学的人才——广义的人才,也应当争取,团结他们一道为我们共同的事业而奋斗。
在上述原则的基础上,我们还要正确看待历史上的杰出人物。不能教条地理解人才中的道德方面。实际上道德是有时代性和阶级性的,受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所制约。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道德标准,每个阶级有每个阶级的道德标准,要客观地、实事求是地、准确地给予评价。一般地说,凡是有益社会进步的,有益经济发展的,有益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道德标准,就是人间的美德,否则,就是反动的腐朽的。杰出人物的杰出贡献往往就表现在上述方面。当然,每一个杰出人物都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对他们的评价,要坚持客观性和一分为二。例如,分析秦始皇,一方面要看到他的雄才大略,剪灭六国,统一中国,锐意改革的巨大功绩,另一方面也应看到他摧残文化、毁灭科学的过错;一方面应看到修筑万里长城、抵御外侵的无比魄力,另一方面又应看到他加重赋税、不顾民生,使得民不聊生的恶果。从历史角度看,他无疑是为推动中国历史进步作出巨大贡献的人物,但他无视百姓痛苦,到秦二世演之愈烈,最终被农民大起义推翻,无疑是永远磨不掉的污点。
客观地评价历史人物,客观地评价别人,客观地评价自己,不仅需要勇气,而且需要美德。毛泽东作为新中国的开创者,作为雄视千古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不仅能够科学地评价历史人物,而且能够谦虚地评价自己。他谈到自己这一世的功过时,就曾说要三、七分,七分成绩,三分过错。
自从人类社会产生以来,人类就开始了道德标准地“建设”。这些准则有的来自动物的本能(如爱幼),有的来自社会生产、生活、生存的需要(如尊老),都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社会稳定,规范了人们的行为,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但随着社会形态的更替,有的道德准则不能适应新时代的需要,所以就要被新的准则所代替;有的部分能适应,就要被改造;有的还能适应新时代的需要,因此被继承。这些被改造、继承下来的道德准则或规范(当然也不是丝毫不变的),就是人类的传统美德。传统美德(包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革命斗争与建设中形成的优良道德)是人类文明开出的与时俱进的最灿烂的花朵。它随着时代的更替而发展、而丰富、而充实、而完美。
历史证明,优秀历史人物身上,除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阶级特征外,往往闪烁着传统美德的光辉。宋朝的大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可谓中国传统美德的典范,他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言,不知激励了多少炎黄子孙为国家民族的强盛而奋斗不息。他自幼就有一种刻苦学习的精神,青年时代就立下了报效祖国的大志,并且自始至终善与贤人结交,与君子为友,具有高尚的名节,以诚立身,以孝为本。他虽然幼年丧父,但却不因此忘记孝字。他非常孝敬他的母亲。为不辜负母亲的厚望,他勤奋苦读,后来考中进士,他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接母亲一起赴任。不仅如此,作为政治家,他心装百姓疾苦,锐意改革,在任上可谓做到了鞠躬尽瘁。他所具有的多方面的传统美德可与日月同辉。
同样,重视诚信、尊敬师长、敬老爱幼等传统美德在现代许许多多的优秀人才身上也有突出体现,在此不做专门记述。
在漫长的人类社会发展中,可以说,广大人民群众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主要创造者和继承者。他们虽然生活在社会的底层,担负着家庭和社会甚至时代的重荷,但对祖国的忠心、对双亲的孝敬、对朋友的诚信、对邻里的关爱的美德却一直贯穿在他们的生活准则中,浸透在他们的意识内,而且成为他们的生活准则和人生的信条。解放后,尤其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在继承传统美德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符合社会主义建设和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并于新世纪伊始,颁发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在中共中央关于印发〈〈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通知中有这样一段话:“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从公民道德入手,继承中华民族几千 年形成的传统美德,发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革命斗争与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道德,借鉴世界各国道德建设的成功经验和先进文明成果,努力建立和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对形成追求高尚、激励先进的良好社会风气,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促进整个民族素质的不断提高,全面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段话里对继承中华民族几千年形成的传统美德的表述是十分突出的。
人类美德的积累,同生产力的积累一样,都是由低向高,一代一代向着更高层次推进的。我们说共产主义社会生产力十分发达,财富充分涌流,这解决得是物质方面的事;而人的素质高度发展,品质趋向完善,解决得则是精神方面的事。两个方面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两个方面的问题都圆满解决以后,社会才能实现真正的美好,人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全面自由发展的人,社会才能步入更理想的阶段。因此,真正做人,做真正的人,做对社会、对人类有价值、有意义的人,永远是追求成才者首先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我的老乡,也是我的老师田永清将军在他著的〈〈将军与大学生十日谈〉〉一书中曾谈道:德,是做人的基础;智,是做事的基础;体,是做人做事的基础。体成问题,会出“废品”;智成问题,会出“次品”;德成问题,会出“危险品”。这段话直观形象地阐明了德、智、体之间的关系,更说明了品德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