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从诺贝尔奖金获得者中参悟成才规律
志向理想、性格品质、环境机运、教育悟性、勤奋执着等十大要素,虽然不是决定成才、成功,造就杰出人物的全部,但其作用已从上面论述略见一斑。对此,我们还可以从如下列表中直观地看出杰出人物与成才诸要素的联系。
人物 人才 | 环境、机遇、教育、悟性 | 志向、理想、性格、品质 | 勤奋、执着、成就、评价 | 获奖与启示 |
诺贝尔。(1833-1896)瑞典科学家 | 未上大学,15岁只身考察欧美许多国家,掌握了英法德俄语,他出身于贫寒工程师家庭,跟父亲从事创造设计,研究大型发动机和炸药等,终生未婚。 | 耳濡目染,幼小心灵中萌发了献身科学的理想,为了解除工人群众的艰苦劳作,重点研究炸药。百折不挠,具有顽强拼搏和为人类奉献为科学献身的精神。热爱和平事业。 | 几年努力,数百次试验,父亲因此受伤,弟弟被炸死,政府禁止搞试验,他却百折不挠。终于发明安全炸药、无烟炸药、雷管引爆技术,发明专利355项,有万贯家财,以遗产3300多万克朗设立诺贝尔奖金。 。 | 具有勇敢顽强的拼搏性格和为科学、为人类献身的志向和精神。他取得的成功是对他最大的奖赏。 |
伦琴(1945-1923),德国物理学家。 | 19岁入瑞士苏黎士综合技术机械工程系就读,父母希望他当水利工程师,他却被物理现象所吸引,拜德国沃兹堡大学奥盖斯德。康特教授为师,成为助教。康特鼓励他放弃技术职业,从事科学研究,并对他悉心教育、热情帮助,后来成为物理学教授,大学校长。 | 决心为物理研究奋斗终生。 虚心学习,善于从前人的研究中发现问题,创出新的成果。 | 1894年,已是沃兹堡大学校长的伦琴,被赫兹等人的有关阳极射线穿透力所吸引,认为其中还有许多问题没得到解释,于是重复前人的实验,整整6个星期,发现了X射线。X射线地发现,对当时盛行的原子不可分论是个致命地打击,为电子论的创立提供了有力的实验证据,是科学史上一次划时代的革命。 | 1901年获首届诺贝尔物理学奖。 浓厚的兴趣、教师的指导、虚心学习、敢于怀疑、善于发现问题和不懈的努力是成功的关键。 |
彼得,。塞曼(1865—1943)。荷兰物理学家 | 在海啸冲走的木船上出生。刚进莱顿大学读书时好嬉戏游乐,自认为“小聪明”,物理考试却不及格。母亲伤心的哭了,说:“儿呀,早知道你是这样一个平庸无为之辈,我当初真不该在波涛中拼命挣扎!”并给他讲他出生时的情景和祖国的古训——“我挣扎,我要探出头来!”塞曼从此抛掉恶习,一头扎进知识的海洋,如痴如醉。 | 母亲临死时对他费力地吐出五个字:“挣扎,再——挣——扎!”塞曼牢记母亲的教导,奋力攀登科技高峰。 | 塞曼以优异的成绩被聘为母校物理系助教,31岁时在老师洛伦兹的鼓励帮助下,发现了光谱线在磁场作用下产生裂距,称为塞曼效应。它使人们对物质的光谱、原子和分子有了更进一步地了解。 | 1902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母亲的教诲和老师的鼓励帮助的作用是不可缺少的。 |
雅可比。亨利克。范特霍夫 (1852--1911),荷兰物理化学家。 | 出生于医生家庭。17岁进莱顿大学,毕业后长途跋涉,拜师求教。曾在柏林大学任物理化学教授。1900年当选为德国化学学会会长。 | 中学时代对化学情有独钟,设法要钱购买各种器具,从事小实验。大学毕业后致力于化学研究。认为科学的思维方法是优秀科学家应具备的优良素质。 | 1873年在波恩大学化学家凯库勒的指导下发现了丙酸的有机合成新方法,1874年在巴黎大学从师化学家沃兹,同年回国,在乌特克大学穆尔德教授的指导下获博士学位,留校任教,后来建立化学平衡理论,奠定了立体化学理论及化学动力学基础。 | 1901年获首届诺贝尔化学奖。 三次拜师,可见其执着精神。看来,求师做学问是成功的一条捷径。 |
埃米尔,费雪 (1852-1919)德国化学家。 | 父亲是有名的富豪,费雪17岁毕业于波恩大学预科,后来进两所大学先后从师两名著名教授。22岁获博士学位,之后,放弃当教授和当祖业继承人的机会,给化学权威贝耶尔教授在慕尼黑大学当助教。此后成为埃朗根大学化学系有机化学教授。 | 自幼勤奋好学,立志有机化学的研究,不因高位厚祿动摇志向。他说科学的研究是为了发展人类文明。 立志医学,刻苦、勤奋,勇于钻研,热爱生命。 | 他不管到什么地方,也不管从事什么职业都全力致力于有机化学的研究。他对任何一个化学反应,任何一个异常现象,都细心观察研究,不到水落石出决不罢休。1889年,他连续18年从事嘌呤族化合物和糖类化学的研究,合成了有关化合物30种,和150种嘌呤衍生物。他的研究为有机化学广泛应用于现在工业奠定了基础。 | 1902年获诺贝尔化学奖。 难能可贵的是抛弃高位厚祿而矢志不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