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和人之间的影响是相互的。幼教工作者每个工作日有超过10个小时的时间在和孩子打交道,在影响孩子的同时也被孩子影响着。为了更好的照顾和教育孩子,幼教工作者必须长时间的保持“儿童模式”,保持孩子的思维模式和行为、语言习惯等,一旦工作暂时结束,幼教工作者如果不能快速的切换回“成人模式”,就容易从工作中的“大孩子”变成生活中的“小孩子”,渴望从朋友或家人身上获得“情感补偿”,给自己的生活带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孔老师终于如愿以偿的成为了孔助理,工作职位上升了,工作压力也随之变大,不仅要做好园领导安排的工作,还要兼顾安全检查、教学监督和行政监管,每天的神经都绷的紧紧,不敢有丝毫的松懈。正所谓此消彼长,孔助理回到家了以后,便什么都不想说,也什么都不想做,像一个小孩子一样,处处需要他先生的照顾。
虽然孔助理的先生毫无怨言,但孔助理总觉得过意不去,自己一回到家就是什么都不想做,就好像要把在工作中的付出补偿回来一样,让她异常困惑和苦恼。园领导很快发现了她的异常,并及时进行了沟通。园领导告诉她这种“情感补偿”现象在幼教工作者中是很常见的,只要能正确认识并保持良好心情就能很快过去。困惑得解的孔助理迅速调整好心态,积极的投入到工作和生活中。
[绕开误区]
由于幼儿园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幼儿缺乏自我保护能力,随时都有可能造成意外事故的发生,对幼儿生命安全的顾虑成了幼教工作者最大的心理负担。幼教工作者如果思想长期处于紧张、焦虑的状态,又得不到及时休息,营养物质和氧气供应不足,体内物质代谢所产生的二氧化碳、乳酸等不能及时排出,就会出现倦怠、忧郁、不爱说话等不良反应,体征呈疲劳状态,就会在生活中寻找补偿。
职业压力对幼教工作者生理、心理和行为这三方面的消极影响相互作用,不断恶性循环后,工作中的消极行为就会增多,表现为易冲动、精力不济、情感失常、兴趣和热情减少等等,严重者工作中既会表现出怠工、体罚幼儿、跳槽等,甚至开始厌恶、恐惧幼儿教育工作,表现出明显的离职倾向,从而对教育教学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园所管理者要了解、重视这种特殊的行业现象,并加以正确的引导和有效的舒缓,促进工作与生活的和谐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