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对了,世界就对了
在全国各地上精细化管理课的过程中,很多企业领导都这样要求,刘老师,你能不能把精细化管理与安全生产结合起来讲,这样即为精细化管理找到了一个实实在在的落脚点,更可以帮助企业推动一下迫切需要解决的大问题,因为,安全工作大似天!
企业的需求就是我最大的任务,更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我毫不犹豫地尽力去尝试。
于是《精细化管理与安全生产》这门课程就产生了。为了上好这个课程,我尽全力投入到安全管理的研究当中去。琢磨多了,思考多了,就有了很多的感悟、体验。过去十多年企业经历的底蕴,使我的这些理解很容易就形成了一定的体系。于是我有了写一本安全方面书籍的冲动,只是这种想法还不够强烈,还没有到立即就动手的程度。
后来在不断上这个课程的时候,很多企业人士都和我说,刘老师,建议你把上课的内容好好梳理一下,写一本安全方面的书,企业现在特别需要能够上手操作的书。禁不起大家的鼓励,我于是拿起了已搁置了一段时间的笔。
从哪个方面入手呢?在我这样思考的时候,《精细化管理与安全生产》课程中的一个小环节迅速跃上了脑海:“零事故—安全精细化管理第一要求。”对,书名就叫《零事故》。
产生了这个想法之后,我立即与精细化管理首倡者汪中求老师,博士德知识传播机构总经理朱新月先生商讨这件事,他俩个一致对我这个想法表示支持。
后来,朱新月先生还两次和我一块去日本,就零事故安全管理与日本相关机构交流、探讨。把他们开展零事故活动一些比较成熟的思想、体系引入,并与中国企业的的实际相融合,于是才产生了本书的基本结构、框架。
本书的基本体系可以用两句话概括:
第一句,风险预防是安全管理的主要手段,而风险预防立足于超前、全员。
第二句,安全的基础在于员工安全意识的提升,而安全意识的提升在于卓有成效的活动。
首先看第一句话,超前、全员的预防是一个“技术活”,我在书中理出了一个体系。从流程上控制风险解决的是线上的问题,着眼点在于岗位与岗位、部门和部门之间的衔接配合所产生的疏漏;从程序上控制风险处理的是点上的麻烦,去除的是单岗位工作过程所积聚的失误;从制度上控制风险阻断的是面上的纰漏,解决的是体系上的违规违纪所引发的偏差。
即 ,流程控线,程序盯点,制度管面。点、线、面结合构建立体的风险预控体系。
再来看第二句话,上面的风险控制手段是一个点、线、面织就的网,是一个立体的控制。应该说是一种很精细、非常到位的控制。
但百密总有一疏,肯定还有斑斑点点管束不到的地方。用什么来弥补这些不足呢?只有也仅有员工的安全意识,或者换句话说只能依靠具有高度安全意识的员工,用他们的主动、自觉、践行来填补角角落落的空白。
有一位牧师,礼拜天临近了,但他还没有想好演讲的主题。一天他正坐在书房里苦思冥想,6岁的儿子彼得在周围跑来跑去,让他完全不能集中精神思考。牧师灵机一动,随手从书架上取下一本画册,翻到其中一页——那是一张世界地图。牧师把世界地图撕下来,撕成碎片,对儿子说:“彼得,如果你把这张地图拼出来,我给你二块钱。”儿子捧着一把碎屑蹦蹦跳跳出去了。牧师心想,这下他可以安心来思考讲道主题了。可没想到,不一会儿,儿子就跑进书房,喊道:“爸爸,我把世界地图拼出来了。”看着儿子手里那张拼得整整齐齐的世界地图,牧师暗自惊讶,儿子对世界地理可是一无所知呀!
这时儿子道出了秘密:他把世界地图的背面翻过来给牧师看,原来,那是一张人头像。他把人头像拼出来了,世界地图也就拼出来了。于是儿子得意地说:“你看,人对了,世界就对了。”
“人对了,世界就对了”——这句话就是牧师在那个礼拜天演讲的主题。
是呀,人对了世界就对了,只有人对了世界才能对,事也才能对。
安全管理更是如此,成与败、得与失全在于万物之灵—人。具有较高安全素养与技能的员工是企业安全大厦的基石。而员工安全素养与技能的提升需要有效的方法、手段。
借鉴日本零事故管理开展的经验与教训,得与失,在本书的最后部分,着力介绍了在零事故管理中常常开展的八个活动。这些活动的有效开展是提升员工安全素养与技能不二的法门。
当我们有了强大的超前风险预控体系,当我们有了一大批安全意识强、安全技能高的员工队伍;当我们上下一心,内外联动,零事故一定不是目标而是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