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教育的缺失对孩子造成的影响
今天我们探讨的这个话题我认为对于今天的每个中国家庭都会适用,因为在传统的中国家庭中父亲教育几乎都是缺失的。并且非常可怕的是我们很多父亲们还把这种缺失看作正常,认为教育孩子的事情就是当妈妈应该完成的。作为男人应该更多地回归于社会,创造更多地家庭财富。殊不知,这种想法的背后酿就了很多家庭教育悲剧,所以,今天张健老师想要告诉各位家长朋友们:父亲教育的缺失会对孩子造成多么重大的影响,希望通过这篇文章能唤起父亲们对家庭教育的重视。
中国有句古训:“子不教,父之过。”广东省妇联与家教研究会不久前对广州市105个家庭进行调查发现父亲在家教中严重缺位!很多家庭的父亲在家教中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而是把教育孩子的责任推到母亲身上,认为妈妈教育孩子天经地义。调查显示,在“每天与孩子交谈沟通的时间”问题上,母亲“没时间、无法交谈”的有29%,而父亲则高达56%,这对培养孩子的完整人格,尤其是责任感、独立意识等极为不利。
在多数家庭里,父亲热衷于扮演权威的角色,使教育成为一厢情愿的事,随着孩子的成长,这样的权威会受到挑战。我们认为,父亲首先要与孩子分享情感,不能总是充当指导者。此外,教育孩子必须有良好的亲密关系做基础,关系的影响力大于教育的内容。
如何构建父子的亲密关系?作为父亲要注意点什么呢?我认为以下几点值得关注:
第一个重要的时机是在孩子出生后到一岁这段时间,这段时间让孩子对你建立一个熟悉的脸非常重要,错过这个时期,你再走进孩子都很容易遭到孩子的排斥,所以这一时期最好的做法多陪伴孩子,同时和他多互动,让他看到你有一种安全感。
第二个最好时机是孩子两岁以后。这个时期,建议母亲和孩子要开始学会分离,于是父亲可以像一个“讨厌”的第三者,进入母子关系圈中,这一时期父亲和孩子关系建立的是否通畅取决于母亲和孩子的分离情况。在西方,让两岁的孩子拥有单独睡房已是一种促进儿童心理成长的共识。中国的孩子跟母亲可以睡到很大。不夸大地说,许多儿童的心理问题都是因此而产生的。
第三个重要时期是孩子6岁时。这时,父亲要积极参与家庭的互动和规则的建立。独生子女给家庭关系带来许多挑战,父母与孩子需要相互形成一种情感三角,才能使家庭关系得到平衡。父亲要对孩子好,必须先和太太感情深厚。
第四个重要是孩子的青春期。比起母亲来,在外惯了的父亲更易于接纳和认同孩子的独立。在传统文化中,父亲常常是家庭的边缘人,他们乐于闯天下,把孩子留给母亲。使孩子失去了很好的领路人,使孩子在一片黑夜迷茫般的内心困惑中摸索着成长。
如果父亲们在以上四点方面做到,是可以很容易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和他构建一个良性的关系,对孩子的一生成长都有积极影响。
父亲影响孩子最多的是他们的人生态度和人生追求。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当孩子们遇到困难或挫折时,父亲给孩子的最大帮助是面对现实,想办法克服困难战胜挫折。孩子们最钦佩父亲的地方是:不低头,不害怕,不流泪。据对孩子的一项调查,70%的孩子对父亲很佩服,认为父亲是一个了不起的男子汉。其实,父亲对孩子产生的影响,并非都是感天动地的大事,往往都是点点滴滴的小事。
二是当受到委屈或被人误解时,父亲宽容、无私的品格给孩子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当然,如果您没做好,也会留下另外的印象。
三是父亲们乐观地对待生活,使孩子们感到非常幸福。27%的孩子说他们的父亲太忙,很少有时间陪他们去玩。孩子们感到遗憾的同时又有着强烈的渴望,他们希望父亲能有时间和他们在一起。孩子们说和母亲在一起娱乐与父亲在一起娱乐不一样。他们认为父亲身上有那么一种挥之不去的吸引力。
研究发现,由于家庭经济状况、父亲的职业及文化程度、父亲的性格及社会地位的不同,等等,使得父亲在家庭教育中所表现出的形式不完全相同,因此好父亲不能用一个统一的尺度去衡量,但最基本的要求是一致的。
最后还有一句话,张健老师也想送给家长朋友:一位父亲今天对孩子的教育关注投入多少时间与精力与孩子的未来成就的大小成正比。我想为了孩子的未来,各位家长朋友应该怎么做,我想回归家庭应该是最好的答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