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引发的家族教育思考
张健
今天是清明节,在古代,每到这一天,无论达官贵人,还是普通百姓,都会去上坟、扫墓、祭祖,表达对先人的敬意和怀念。但很多家长不知道,其实这个日子也是对孩子教育的日子,尤其是关于家族的教育更为有意义,我们不妨从认识这个节日开始。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清明节作为节日,与纯粹的节气又有所不同。节气是我国物候变化、时令顺序的标志。而节日则包含着一定的风俗活动和某种纪念意义。
24节气综合了天文学和气象学等方面的知识,编排了"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的歌谣。其中清明被排在歌谣的第五位。也是农历历法中的第五个节气。此时,天气转暖,大地回春,万物复苏,一片生机盎然,家家门口插柳条,祭扫坟墓和郊外踏青。农谚中也有"清明忙种粟"的说法。《岁时百问》说"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
但想到清明节,我就想起唐朝杜牧在《清明》一诗所言:“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但今天的节日与古代已有很大的不同,因为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别死离的悲酸泪,又有缅怀先人感慨不已的家族情怀,同时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可以这么说清明节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在这样的一个节日里,我认为也是对孩子最好的一个关于家庭、家族教育的日子,为什么这么讲呢?我在给家长朋友讲家族传承时,着重强调,家族传承就要从家族教育开始,而家族教育中非常核心的有以下四点:第一、教育优化;第二、家族规划;第三、家风家规家训家谱;第四、家族故事。而这其中后两点都可以在这一天跟孩子讨论或讲解,借助这个氛围,让孩子很容易接受,做到事半功倍。
我们先谈第三条,家规:是指一个家庭所规定的行为规范,一般是由一个家族所遗传下来的教育规范后代子孙的准则,一个家庭要想兴旺发达,做人做事都要懂得讲规矩。家训:是指对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教诲。家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家谱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家训属于家庭美德的范畴。一个家庭的家训相当于一个国家的道德标准,如曾国藩家训、朱子家训、颜氏家训等等。家训即是家人做人的道德标准。家风:是指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也就是说一个家庭的生活方式、文化氛围即构成了家风。顾名思义,家风就是一个家庭的风气、风格与风尚。 家谱:就是记述家族血缘集团世系的载体。这个定义包含了“记”和“述”两个方面的家谱。“记”的家谱主要指文字家谱;“述”的家谱主要指口传家谱。
古人云:有家谱的家庭,属于耕读靠谱之家;有收藏家谱的家庭,属于名门望族之家;有家谱、有家规的家庭,属于书香门第之家; 有家谱、有家规、有家训的家庭,属于豪门贵族之家;有家谱、有家规、有家训、有家风的家庭,属于王侯将相之家。
这一天,我们把这些东西给孩子去讲述,并引导孩子思考提炼我们的家风家规家训,必将对我们的孩子和家族产生深远的意义,而且这一天的导入孩子也更愿意接受。
第四条关于家族故事,对于家族传承也尤为重要,我经常建议家长要挖掘离去先人中的家族故事。当然是积极、向上、向善有影响力的故事,这些故事让孩子听到后,会增强他们的家族自豪感,给到他们家族传统的动力与责任。
最后,我想给家长朋友讲,教育本身就是机会教育,我们要善于抓住成长中的任何机会给到孩子,教育的效果必将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