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力人口下降导致经济供给和需求双回落,是制约我国长期经济增速的根本因素。短期来看,2016年经济仍将延续回落,出口、制造业投资和地产投资将继续拖累增长。为保证十三五期间6.5%的经济增速,稳增长政策将持续托底,2016年财政政策必将更为积极,减税降费力度有望扩大,同时政府投资也将适度扩大。中长期则看供给侧改革,通过增加要素投入和提高要素的投入产出效率提高经济的中长期增长潜力。
最新数据显示,今年4月份我国CPI环比下降0.2%,同比上涨2.3%的涨幅与上月持平;PPI环比上涨0.7%,同比下降3.4%,降幅比上月缩小0.9个百分点,这也是该指数连续四个月降幅收窄。虽然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但近期公布的多项经济指标均不同程度地反映出经济呈企稳迹象,一季度GDP增速为6.7%左右。
4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1%,比上月微落0.1个百分点,继续位于扩张区间,自去年8月以来首次回到荣枯线以上;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3.5%,比上月小幅回落,略高于去年同期水平。这一信息揭示,中国经济已从最糟糕的低谷恢复了向上攀爬的“气力”,社会各界应从经济继续下滑的“阴影”中走出来,对当前中国经济发及其前景充满信心,并以饱满的热情投身到各项经济建设中去。
同时,这预示中央政府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推进了制造业生产和市场回暖。而制造业回暖又反过来带动了固定资产投资回升,由于各级政府去库存政策力度加大,房地产市场回暖明显,拉动了生长和消费增长。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从供给侧入手、针对经济结构性问题而推进的改革。供给和需求是经济学的基本概念。需求是指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由消费、投资和净出口构成。供给是指所有能对经济发展和经济效益提高起作用的“供给侧”因素或供给侧力量,包括经济活动主体(如企业和个人等)、生产要素(如劳动、资本、土地资源、企业家管理、政府管理等)、要素升级(如技术进步、人力资本提升、知识增长、信息化等)、结构变动(如工业化、城市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国际化等)以及制度变革(放松管制、减少垄断、降低税收等)。
2015年12月18日到21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给2016年以及由此开始的十三五时期定调,认为2016年是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提出阶段性提高财政赤字、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强调“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将大力推进国企、财税、金融、养老保险、医药卫生体制等改革。此次会议淡化了经济增长这一目标,并提出了一套针对供给侧进行结构性改革的措施和政策。
工作会议提出“在理论上做出创新性概括,在政策上做出前瞻性安排,加大结构性改革力度,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基本上明确了在中国当前的经济和社会形势下进行供给侧改革所要开展的工作。而具体的措施,在2016年,则主要是“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这五项任务的落实。
尽管目前我国企业遭遇世界经济疲软影响,加之受劳动力供给不足烦扰,用工成本上升,融资存在一定瓶颈,经济效益下滑,企业转型升级存在一定困难,但中央政府自去年以来在减税让利方面做出了巨大努力,对小微企业纳税额多次提高,为企业减负上千亿元;尤其全面营改增确定企业纳税额“只减不增”的税制改革方向,会进一步降低企业总体税负水平,使企业能减轻巨大资金压力。
此次营改增全面实施,实行行业范围和抵扣范围“双扩”,涉及新增建筑、房地产、金融、生活服务4个行业约1000多万户纳税人,将直接比改革前减轻企业税负5000多亿元,一定能形成以政府收入做“减法”换取企业效益做“加法”、市场活力做“乘法”的良好局面,更可焕发中小微企业生机。
中国是个大国,具有巨大经济潜力和内在韧性,中国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进程处在深入推进阶段,蕴含着扩大内需的强劲需求,中国地域幅员辽阔,产业类型多样,具有很强的抗冲击能力和韧性。
中国推进结构性改革正在源源不断释放改革红利,市场将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2016年中国经济确定“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等五大任务,将更加有利于中国经济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地增长。
针对区域性改革,提出具体实施办法。5月10日,国家发改委就“新一轮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若干意见》的印发实施,标志着新一轮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全面启动。国家发改委表示,目前正在研究制定新一轮东北振兴三年滚动计划,把重要任务和政策举措落实到年度,还将提出新一轮东北振兴的一批重大项目,同时在紧锣密鼓地编制东北振兴“十三五”规划。其中,近三年滚动计划中初步计划有130多个项目,主要涉及基础设施等。
宏皓教授表示,当今可推进的改革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首先,建立一个有效的过剩产能的退出机制,有效地处置僵尸企业,促使其占用的要素和资源重新流动起来,重新再配置;其次,过剩产能的国有企业的处置要与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更有机地结合;再次,构建微观层面企业家的激励机制,重新加强产权保护,营造一个企业家能够有创新、有创业激情的激励机制。
宏皓教授是中国最顶级的宏观经济专家、央行指定宏观经济、银行金融创新、私人银行财富管理、互联网金融培训专家、中国五大银行指定互联网金融培训专家。宏皓教授的品牌课程:《经济、金融环境分析与银行金融创新》是国有五大行总行、各省分行以及股份制银行每年必备的高管学习固定课程。
2014年4月25日,著名金融学家、银行金融创新最权威专家——宏皓,受邀给重庆银行业协会带来精彩的《2014年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银行金融创新》,为各个银行的学员带来了中国最权威的经济走向的判断,以及银行在互联网金融等新形势下,如何用金融创新工具提高自身的盈利能力和形成核心竞争力的成功突围方法。其中,授课内容详细的分析宏观经济形势对各行业的影响。
2014年7月22—24日,宏皓教授受邀为工商银行河南省分行讲授《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银行金融创新》,课程中详细讲述了十八届三中全会后的金融改革政策、宏观经济形势以及对银行业未来发展的影响,在互联网金融的时代背景下,银行如何用金融创新工具提升综合业务能力与核心竞争力,为银行业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可行性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