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蕊,李蕊讲师,李蕊联系方式,李蕊培训师-【讲师网】
心理学、教育学博士实战专家
46
鲜花排名
0
鲜花数量
扫一扫加我微信
李蕊:随便,摧毁责任体系(国人心理透视)
2016-01-20 12276

仁爱孝悌、谦和好礼、诚信知报……中华民族有许多传统美德,但在数千年的传承中也留下一些“毛病”。特别是近年来,这些劣根性不仅影响整体国民素 质,还影响综合国力的提升及子孙后代的发展。为此,本版推出“国人劣根性漫谈”系列报道,请心理学家对身边发生的、社会讨论广泛的问题加以分析,并给出改 正建议,为社会发展增添正能量。

  “今晚吃什么?”“随便。”面临生活中的简单选择,这是人们经常听到的答案。今年年 初的一项调查显示,在中国人的口头禅中,“随便”以10.5%的得票率荣膺榜首。这个不偏不倚的中性词,因不带太多感情色彩而深受国人的喜爱。但社会上, 不少人做事也很随便:外出旅游随地吐痰,乱扔垃圾;办事马虎、爱凑合,总抱着“差不多心态”;经常“想一出是一出”,拍板靠拍屁股,而不走脑子……连不少 与中国企业合作的老外都很不满地大呼:“中国人做事太随便,太难合作了!”

  中庸之道演变为“随便”

  发展中国家科学院 院士、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张侃告诉《生命时报》记者,中国人自古讲究中庸之道,也就是“中立而不倚”。《中庸》原是《小戴礼记》中的一篇,后来被 宋代官方和学者推崇。北宋程颢、程颐极力尊崇《中庸》,南宋朱熹作《中庸章句》,并把《中庸》和《大学》、《论语》、《孟子》并列称为“四书”。中庸之道 就此成为儒家的核心思想之一,不仅是华夏文化的重要部分,也深深地影响着国人的内心世界。而“随便”这个尽显中庸之道的中性词,恰恰迎合了中国人的价值 观。

  数千年的家教传承,大多数国人从小就被教育要成为一个“言必信,行必果”的人,也从小就知道“一诺千金”、“一言为定”、“君子一 言,驷马难追”等。在中国人的观念里,说话是要算数的。满嘴跑火车,不是一个“君子”应有的行为。然而,许多人骨子里又有着不愿意承担责任的劣根性,因 此,在需要做决定时,为了避免可能产生的麻烦,“随便”就成了最好的托辞。

  至于做事随便,主要是侥幸心理在作怪,责任意识不强。中国自 古以来就是“家天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养成了国人不爱担责任的集体潜意识。比如随地吐痰的人,多半心想“又不是我家,无所谓”;再比如某些做决定草 率的中层干部,可能觉得“又不是我的公司,任务又有下属来做,不用我出力,就这样吧”。

  嘴里说“随便”,实则很尽力

  其实,老外随便的个性一点也不比中国人逊色。调查显示,美国人最爱说的词是“whatever”(中文译为“随便”)。上课随便换座位的、见到长辈直呼其 名的、上班穿拖鞋短裤的,都大有人在。张侃表示,说“随便”本无可厚非,还可以作为人际关系的润滑剂。比如请人来家吃饭,主人嘴里说“随便吃点”,却一定 会精心准备,说是“随便”,却饱含浓浓的好客之情。说“随便”,是因为在中国文化里,话不可说满,但事情必须做好,正所谓“讷言敏行”,就是要做最大的努 力。

  在职场上也如此,有人嘴里说“差不多就行”,但心里却憋着劲要把事情做好。这是因为,不愿抛头露面是含蓄的中国人常有的心态。当然,也不排除有些人说“随便”是担心“枪打出头鸟”,毕竟,先表态的人很可能会遭到训斥和排挤。

  总而言之,爱说随便并不代表真的随便,“随便”只是一句话,却包含了中国人含蓄的情感。

  “随便”背后的隐忧

  “随便”体现了中庸之道,也是国人含蓄的表现,但所作所为太随便,也会有危害。

  第一,“随便”是逃避的借口。面对有风险的选择时,不愿表态,将决策权推给别人,一旦出问题,责任一概是别人的,却会损害团队凝聚力和个人信用。

  第二,“随便”让人会错意。有人本身就很实在,你说“随便”,他便真的随意,难免引起不必要的误会。而且,“随便”带来的不仅是茫然,更会让对方觉得不被尊重,伤了和气。

  第三,“随便”摧毁责任体系。如果集体里的每个人都觉得凡事能凑合,差不多就行,随便怎么处理都好,那集体的责任体系就会崩塌,成为一盘散沙。

  张侃建议,“随便”是个有用的词,但重要场合不要说,这种满不在乎的感觉会让对方很受伤。要避免别人说“随便”,有个好办法:多说选择句,少说疑问句。 选择句只需做出选择,这样的问法可以减少对方回答“随便”的几率。最后,该发言时一定要主动说,因为只有交流才能加深彼此的认识。

全部评论 (0)
讲师网长沙站 cs.jiangshi.org 由加盟商 杭州讲师云科技有限公司 独家运营
培训业务联系:小文老师 18681582316

Copyright©2008-2025 版权所有 浙ICP备06026258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509号
杭州讲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更多城市分站招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