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薪酬,绝大多数人想到的就是钱。老朋友相互攀比子女工作,开口问的也是每月能拿多少钱,似乎钱就可以定义一个人工作的好坏。可是我们也常看到“高”工资的岗位频繁换人、“低”工资的岗位长期稳定,“高”和“低”也并不是唯一的衡量标准。决定是否选择或继续从事一份工作时,一定是综合权衡。那到底什么是薪酬,如果连这个问题都没搞清楚,又有什么资格去评价其优劣呢?
不同国家对薪酬有不同的理解。在美国,compensation(薪酬)等同于付出或工作所换来的工资和福利之和。在日本,kyuyo(薪酬)指给予某种东西,有地位高的人施舍的意味;现在日本试图用hou-syu来代替kyuyo,因其与上级无关。在捷克,plat(薪酬)来自于platno,指亚麻布或帆布,因亚麻围巾曾是此地区的货币。在中国,薪酬是以木和水为基础,意味着提供了生活必需品。薪酬在不同的国家原有不同的含义,但随着全球范围内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普及和交流,人们的看法越来越趋同。Gerge T. Milkovich和Jerry M. Newman(1984)认为,薪酬是指雇员作为雇佣关系中的一方所得到的各种货币收入,以及各种具体的服务和福利之和。此观点简单、明确,被人们广泛接受。
根据以上定义不难理解,福利属于薪酬,是薪酬体系的一部分。但由于福利的地位日显重要,一些学者开始对其单独研究。为了突出其重要性,一些学者称此规划为薪酬福利规划,但避免混淆,作者采用薪酬激励规划。
过去将直接经济报酬等同于薪酬,而今此概念已扩展,薪酬成为直接经济报酬、间接经济报酬和非经济报酬的综合体。并且,间接经济报酬和非经济报酬在薪酬中所占比例有不断上升的趋势。随着人们工作生活质量的提高,非经济因素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从古典经济学理论到现代经济学理论,一步步推进了薪酬管理的发展。薪酬管理的实质是制定薪酬数量标准,评估、控制及调整薪酬水平和薪酬比例。
薪酬包括直接经济报酬、间接经济报酬和非经济报酬。直接经济报酬以现金的形式支付,如基本工资、绩效工资、激励工资等;间接经济报酬是以福利和服务的方式支付,如养老金、医疗保险、住房补贴、带薪休假等;非经济报酬不以现金或间接现金支付,如雇佣安全、学习机会、尊重、授权等。
薪酬主要有五种形式,即基本工资、绩效工资、激励工资、福利和服务、非经济薪酬。基本工资是雇主支付给雇员完成工作的基本现金薪酬,反映工作或技能的价值,而不考虑员工之间的个体差异。绩效工资是基本工资之外增加的薪酬,随着雇员业绩的变化而变化,是对过去工作行为和工作成绩的认可。激励工资也与工作业绩挂钩,但与绩效工资不同。绩效工资侧重于认可过去的业绩,激励工资偏重于影响员工的未来行为;绩效工资一般会加到基本工资上,是永久性地增加,而激励工资是一次性的付出。福利和服务是间接的经济报酬,组织将现金转变成其它形式给予员工,包括休假、服务和保障。非经济报酬与直接或间接的现金形式无关,但已成为薪酬中相当重要的一部分,与其它薪酬形式相提并论,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