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按照张维迎教授的说法,剧烈金融危机来了,让企业破产就破产、失业的失业,这是一个好的方法吗?今天早上我把4万亿所有政策看了一遍,无论加大投资政策还是产业振兴政策,包括消费政策等等,当时政府特别提出来企业活力最最关键,我们所做的工作就是要提高企业活力。今天看到的高铁难道没有价值吗?我认为张维迎同志是有点偏颇。”《第一财经日报》总编辑秦朔在博鳌亚洲论坛“经济学思辩:需求侧管理 vs 供给侧改革”分论坛上作上述表述。
秦朔这番话是因为在同场论坛上,经济学家张维迎说他2009年就警告过当时的政府不应该刺激,该破产的企业就应该破产。只有这种情况下,中国企业家精神才能焕发出来。政府需求管理经常会抑制企业家精神,误导企业家作出错误决策。
秦朔则认为,政府的方案也有合理成分。秦朔感觉最大的问题不在4万亿本身,主要是那一年新增货币贷款一下子达到9.6万亿,有那么大新增贷款出来,又搞了十大产业振兴计划,涵盖了中国工业增加值83%,可能除了烟草这样实在不好振兴的。
张维迎则补充解释说凯恩斯主义本来就是一个乘数效应,就是4万亿带动40万亿效应。如果只花4万亿带动4万亿,凯恩斯主义意义不大。这是政策本身的含义。
秦朔认为“需求侧管理 vs 供给侧改革”这个话题不仅关乎中国经济,在全球经济在历史上都非常非常有意思。所谓的需求管理,大家都会觉得这跟凯恩斯主义相关的,为了让我们社会的需求更加旺盛,而不至于出现类似于失业有效需求不足带来的困境,政府要发挥更大效应促进投资、需求等等。讲到供给,发挥企业的活力,以及如何给他们创造更好的环境。每位嘉宾在他们心目中都有对于供给和需求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