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尊重和热爱互联网,认为互联网思维将倒逼所有产业进入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个性化时代,但我反对把互联网思维凌驾于一切之上的自我优越感。互联网思维不是万能的。
中国经济正处在一场艰难的转型之中,互联网无疑是创新驱动和有效供给的强大推手。但是当今中国产品最突出的问题,恐怕不是互联网思维太少,而是潜心钻研、打造优品、勇于在技术上实现突破的思维和态度太少。互联网思维和一哄而起、一夜暴富的资本游戏结合在一起,对扎扎实实做实业的企业并不是正激励。
工业化和信息化、网络化的融合当然是重要的,但是,“品质中国”的崛起,远不是众包、消费者参与、代工、网销那么肤浅和简单。中国产业真正的差距是关键基础材料、核心基础零部件、先进基础工艺、产业技术基础等“四基”。即使在数字化方面,主要问题也是数字化研发设计的工具普及率低、制造过程的数字智能控制程度低、精准制造能力低、社会化供应链和智能物流水平低这“四低”。至于材料能力、基础操作系统、设计美学、品牌价值等方面,我们和发达工业国家的差距都很大。
在此背景下,已经有相当制造基础的中国产业界理当沉下心,抱着要坐几年冷板凳的态度,将一些被人卡脖子的关键瓶颈问题解决好。如果丢掉这个大西瓜,反而捡一些概念化的芝麻,把时髦当远见,那就会错失重大的自我超越机会。
一段时间来,中国产业界漂浮着莫名的互联网思维焦虑情绪,不会说互联网那套话语的企业好像就统统out了,互联网思维化身成各种名词术语、物种场景,在天上飞在地上跑。但正如管理学大师亨利·明茨伯格说的,这些“无所不联”的管理者实际上已经与真正关键的东西脱离了联系,对互联网的过多使用和依赖正在毁掉管理实践本身。
就我的理解,管理实践的核心是如何在生产商和消费者之间,更好、更快、更准、更少浪费和冗余地通达,为消费者不断创造更高的价值体验。经典管理的核心理念并没有过时,消费者不是傻子,产品的体验也不能仅靠包装。所谓迭代创新、极致、粉丝、口碑、社区、故事营销、硬件免费配件赚钱、体验设计、跨界创新等等都不是什么新名词,在商业史上早有企业提出并加以实践。
中国互联网行业有必要踏踏实实地重读经典,像乔布斯从福特那里汲取灵感一样,从根深叶茂的传统土壤中找到“戒定慧”的那种力量。互联网+,在我看来,先要加上对历史的尊重,对文明的尊重,对经典管理思想的尊重,对诚实守信的尊重,对利益相关者的尊重,对品牌和知识产权的尊重,对规律的尊重。
不错,互联网本身既是一种创造性的力量,也是一种消解性的力量,它能够赋能也能够祛魅,冲刷掉传统商业中低效和冗余的部分。但必须看到,商业的基础秩序——诚信合作、对等互利,商业的本质——用创新的方式为用户创造价值,这些并不会因为互联网思维而改变,如果有改变,也只是新的加强。
各行各业都在加互联网,互联网军团则到了要给自己加上敬畏、反思和尊重的时候了。互联网思维需要自我剖析、自我修复、自我修正,以达到自我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