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是产品的生命,也是企业的生命线。一个产品倘若没有满足用户需求的过硬的质量,绝对没有市场,而一个企业如果没有重视产品质量,没有花大力气抓质量管理,这样的企业肯定没有竞争力。质量问题是企业发展中的一个战略问题,质量水平的高低是一个企业经济、科技、管理水平的综合反映。
近几年来,厦门电器控制设备厂致力于抓产品 质量,不断提高质量水平,因此产品赢得了用户的信赖和赞誉,“厦控”产品已成为电工行业中的名牌产品,市场占有率逐年提高,企业也从名不见经传逐渐成为同行业中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但是企业如何永久保持良好的产品质量,甚至在此基础上更上一层楼呢,如何从制度上系统地保证企业质量水平的不断提高,厦控人在经过一番探索之后终于走上了ISO 9000之路。
1996年,经过全厂员工的艰辛努力,厦控厂按ISO 9001系列标准的要求建立了质量保证体系,并在97年1月份通过了中国进出口商品质量认证中心(CQC)厦门评审中心和挪威船级社(DNV)的双重认证。这是厦控厂多年来推行全面质量管理,走质量效益型道路的必然结果。建立质量体系后,在厂部的统一部署下,全厂员工积极贯标,质量保证体系也发挥了一定的功效。如各部门职责比较明确,各项质量活动的问题都能及时整改,并采取了有效的预防措施。更重要的是,职工的质量意识明显得到加强,大家都按贯标的思路规范管理行为,质量管理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
但是,我们也清楚地认识到,我们的认证是在一种取证呼声强烈的特殊氛围之下完成的,难免具有某种短期突击行为的特征。因此,体系的完善,要素功能的发挥都还需我们不断努力。我们应该在全厂员工中统一思想,对照标准找出存在的不足,进一步理清贯标思路,延伸贯标范围,加强贯标工作,使我们的机制更健全,管理更规范,操作更稳定。
质量体系运行涉及到企业的各个部门和各项质量活动,它贯穿于产品形成的全过程,这样,质量体系在运行中自然会受到方方面面的阻碍。这些阻碍可能表现为偏离规范要求,也可能来自职责不清、接口不兼容、认识不统一而产生的不协调,不和谐。因此质量体系运行的关键就是要抓落实、抓监督、抓协调、抓自我审核、自我完善。
回顾认证过程,我们按ISO 9001标准建立、完善质量体系;主要是在质量体系文件化方面考虑得多一些,文件虽已实施,但有些活动可能没能有效地开展。我们不能只管文件发放,不进行过程管理,不注重活动要达到的预期目标和效果。同时应坚持不懈地抓文件的执行,使各部门、各岗位按文件规定的职责和职能充分地得到发挥,在执行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完善改进。同时,注意文件不适宜时及时予以修改。并慎重考虑文件的修改,以免文件朝令夕改,使执行层无所适从。
为了切实保证质量体系的有效运行,我们强化了质量监督职能,就是要按照质量体系文件和有关标准所规定的工作、任务、要求,对开展各项质量活动的实施情况进行一种符合性的质量检查。不可否认,有章不循,偏离规定的现象时有发生。为了保证文件的全面实施,强化日常监督,我们建立了辐射到各部门、各生产现场的质量监督网。贯标涉及面较宽,问题反复性较大,接口协调较难,须有效地去推动,仅靠定期、单一的管理方式是不行的,而是要实行全方位的监管,增加检查频次和力度。对过程连续监管,同时注重闭环措施和整改效果。
我们在贯标过程中采取了边摸索、边整改、边完善的方法,同时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贯标是自身管理的需要,贯标没有终点。我们不因取证完成而停顿松懈,而是坚定不移地走贯标之路,实现从习惯作业到规范作业、精心作业的转变,强化企业的基础管理工作,促进企业职工质量意识的进一步提高。
2.重视克服“以文代管”思想。文件的制定比较容易,而完全按程序要求实施就有来自多方面因素的干扰,因此监督协调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尤其在文件层次多,职责未完全理顺的情况下,不能只管文件发放,不进行跟踪落实。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三分文件,七分实施”。
3.质量监督需要各部门的共同参与。质量监督不只是质量管理部门的事情,各部门在充分发挥自身功能的基础上,加强横向和纵向的监督以及自我监督约束。同时在监督考核过程中,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
4.不断提高监管人员的素质。贯标工作是多个体系要素管理状况的体现,是一项综合性工作。监管人员须具备系统管理的能力,许多工作需要靠横向协调去解决一些接口问题和活动之间的关联问题,监管人员只有转变作风,深入调查,才能抓住问题的关键,才能从表层信息中找出实质性薄弱点。因此,开展培训等活动,不断提高监管人员的素质也是很有必要的。
5.质量体系的有效运行不仅有赖于完善的控制机制,同时也需要完善的激励机制。通过一些政策性的导向和奖罚手段来调动职工实施质量体系的积极性。
总之,质量体系的有效运行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但只要我们扎扎实实地做好每一项工作,我们就有理由相信,我们的质量管理工作将日趋完善、富有成效,我们的产品质量水平将不断提高,市场竞争能力不断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