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容易看到更高的境界,也容易拿更高的境界批评别人和自己目前的境界。这种批评毫无意义,完全无助于自我或者别人的提高。在什么境界说什么话,要比满口仁义道德,高举旗帜四处攻击好得多。
话说回来,我们爱过的所有人都是自己,恨过的所有人也都是自己,攻击的所有的人更是自己。外面确实没有别人,只有自己。
希望向更高的境界成长,首先得接受自己目前的境界。否则很容易直接堕落到更恶劣的境界。道家说,阴极生阳,阳极生阴,最高的境界和最恶劣的境界往往就像双胞胎。所以在有著最伟大传统智慧的国家,容易出现最恶劣的政治和人性。比如孝道,一种非常高的境界,但是现实中经常被利用为父母控制孩子虐待孩子的工具。真正的孝,是在彻底看清楚人生轮回之后,孩子心中体悟到真正的父母之爱而自愿做到的。再比如无条件的爱,是最高的,可是那些成为爱的炮灰的人,也以为自己在付出无条件的爱,其实他们付出的同时有著极大的期望——“我都这么做了,你能不能自动回报我一下?”倘若不可得,便怨气冲天,无人敢近。
有时候我不知道某种最好的境界是怎么样,就利用最恶劣的去反推。比如我搞不懂人与世界最佳的状态,就去找最不好的状态——极度在乎别人的言语,极度希望别人关注自己,于是得出最高境界:对别人无条件的关注。
心理学的妙处在于,把人从最低的境界带到相对中间的境界,比如接受父母“没有爱自己的能力”的现实,不谈孝道;让炮灰型付出者学会爱自己,不谈无条件的爱。
投射的方法也很有效:相信并体验到外面没有别人,只有自己。当别人做了一件事,引起自己的痛苦时,我需要接受这是自己的境界,并审视这份痛苦是如何产生,又如何湮灭的。
比如有些人看到偶像居然拍艳照,非常愤怒。愤怒是怎么产生的呢,是偶像让你产生的吗,偶像应该为你的愤怒负责吗?不!偶像没能力让粉丝愤怒,谁也没有能力让任何另一个人愤怒。首先,粉丝对偶像心存幻觉——“偶像应该完美,不应该拍艳照”。但当偶像的行为与幻觉不同时,粉丝就愤怒了。愤怒完全是因为事实和自己的幻觉不同。如果粉丝不制造幻觉,不给偶像贴标签,谁能让他们愤怒呢?
又比如老板骂我没价值,我伤心极了。谁让我伤心的呢?如果我非常自信,由衷地相信自己的价值,就是“内在的父母”完全信任“内在的小孩”,老板如何看待我,是老板自己的事,怎么会让我伤心?我伤心,只是因为没真的接受自己而已,他的否定恰好击中了我的自卑。当我接受自己目前的状态,伤心就会湮灭。
觉知一切情绪皆因自己而起,也只能由自己而灭,是我感受到对自己成长帮助最大的法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