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很多人跟我说,他们通过做朋友圈营销把公司做起来了。其实公众平台就像过去的群发短信或彩信,群发短信能做到什么程度,它也能做到什么程度。
口述 | 自媒体营销专家、创业邦专栏作家 宗宁文字整理 | 翟文婷
相信大家都深刻感受到,我们的社交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社交工具成为我们的必备,社交信息成为最主要的信息来源,所以社交信息开始有价值。
很多人跟我说,在微信公众平台开放的时候,他们通过做朋友圈营销把公司做起来了。原因是什么?你会发现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其实公众平台就像过去的群发短信或彩信,群发短信能做到什么程度,公众平台也能做到什么程度。
唯一不同的是,以前的短信你不太可能转发给每个人,但是公众平台的信息会被大量转发,形成二次传播,核心就在于朋友圈。朋友圈确实是个营销工具,是公众平台的依托,因为它是私密社交,分享机制跟微博有很大的差别。
朋友圈和淘宝也不太一样,后者有很成熟的引流方式,但是朋友圈没有,你只好一个一个去沟通。也有好处,就是朋友圈的流失率很低,只有3%到5%。一个客户在你这里买了一次燕窝,可能一年之内都会是你的客户。这种情况在淘宝几乎不可能出现,因为用户会不停地比价,很少有人会常年在一家淘宝店里买东西。2013年通过朋友圈做营销的人,最初每月只有三五万元的销售额,年底这个数字还卡在三五十万,但是2014年4月份大批人的流水已经突破百万元级别了。
朋友圈的功能就是展现和分享,亮点是它比较私密,不是好友互相看不见嘛,这是做营销的基础,没有淘宝的比价。所以它的冗余信息很少,大家都在原创,不会像微博那样满屏都在转一样的东西。你要抓住一些意见领袖,让他分享到朋友圈,可能需要付费,但是这确实有效。
我跟大家分享一个数据,我曾经在朋友圈发过一次结婚的照片,朋友圈里9000多好友,其中1300人点赞,也就是15%的活跃度。这还不包括看了以后很生气不点赞的。这个数据很了不起,如果你有1万个用户,能达到将近2000活跃度已经很不错了。关键这些人都认识你,这是最可怕的。你从淘宝引流的客户都不知道从哪儿来的,也不认识,没有交集。朋友圈不一样,你可以借此来做很多事情。
传播理论中有个概念叫强关系、中关系和弱关系。所谓强关系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很紧密,有很强的情感因素维系,比如你的亲人、发小以及感情深厚的同学,你们最大的特点是掌握的信息是趋同的,强关系可以提供给你资源。弱关系就是彼此并不紧密,没有太多感情维系,相互重合领域比较少。这层关系更多体现为信息传递。
实际上,做营销要重视中关系,你会发现大部分成交行为最终都是中关系。它是强关系和弱关系的中间状态,有部分重叠,比如朋友的朋友、校友、组织互推等等。一个陌生人卖什么东西可能你会顾虑重重,但是假如我跟你俩关系都不错,基于我这层关系你会比较信任他,这就能成交。
过去互联网的逻辑就是流量和转化,任何商业模式不管是电商、游戏还是广告,第一要务都是找流量。但是到了移动端,逻辑从WAP变成了APP,做客户端的公司都起来了,做关系的公司也起来了。因为人的社交发生了变化,渠道变得越来越碎片化,人本身变成了信息传递的重要环节。
这导致传播过程的变化:大家基于信任情感和情绪才会传播。所谓情感就是,我同情你,或者我对你有感情,帮你转发下。再或者,看到这个消息我就特别生气,转发一下。但重要的是,这个消息不一定是事实,从微博时代开始,你会发现非事实的东西传播很广泛,因为它符合了人们的情绪而不是事实。这时候,自媒体或社交工具的作用就凸显出来了。
但这不代表要忽略传统媒体。很多自媒体说,我的订阅用户有3万,影响力可能要超过一份杂志,所以你在我这里投放广告跟在杂志上投放意义一样,而且比杂志还便宜。其实他说错了。在传播上,二者可能确实有相似之处,但是在公信力上自媒体会差很多。虽然很多人都在网上骂《新闻联播》,但是如果你的公司能上一次《新闻联播》,而且是正面报道,估计你恨不得把电视裱起来。所以企业不要忽视让强势的传统媒体来给你做背书。
另外,我提醒下大家可能忽略的传播媒介,就是百度文库和百科。大家都觉得这个东西很不靠谱,但是其实效果很明显。我有个朋友是做蜂蜜的,他发现百度贴吧、百度知道里总有人问怎么美容、怎么祛痘、怎么减肥这些问题。他就去下面回复,然后上传很多类似“美容的八个办法”等攻略,附上自己的网址。他就靠这种办法做蜂蜜销售,10个月就做到每月60万元的纯利。还有些人通过在QQ空间写文章,一年也能赚个两三百万元。
来源:创业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