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中国经济又开始探底,这直接导致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类“微刺激”政策近期密集出台。新一轮“微刺激”政策的效果会如何?笔者对此并不太乐观。
仔细比较后会发现,今天扛着“稳增长、调结构”大旗的“微”举措与以往的“保增长”套路几乎一样,还是把“为经济增长提供支撑”作为最重要的考量,“调结构”可能已经沦为了政策附属品。因为当前的这些“微刺激”政策仍具有以下五个特点:第一,除小微企业税收激励政策外,绝大部分政策仍着重于从短期增加投资需求的角度而不是从长期改善供给的角度来刺激经济增长,政策还是沿袭了一贯的凯恩斯逆经济周期救市思路。第二,还是忘不了打房地产市场的主意。中国楼市刚刚出现理性回归迹象,许多地方政府就表现得比开发商还猴急,南宁、铜陵、宁波、无锡、天津等城市按捺不住的出手救市已经惹得其他城市蠢蠢欲动,其放松调控以保GDP和保政府收入的政策意图暴露无遗。第三,日益加大的刺激力度和各种救市政策的叠加效果,正在悄然把“微刺激”演化为“强刺激”。比如,铁路建设投资在不到四个月时间里已经第三次调增,预计今年全年投资总额将超过8000亿元,而在2009年的4万亿时代,铁路投资也只有7000亿元。第四,绝大部分投资仍然是政府在一手主导。不管是投资于港口、铁路、电站,还是投资于棚户区改造、保障性住房,虽然政府力邀民企参与混合所有制改造,但由于受制于投资金额巨大、盈利能力有限、民企话语权缺失等诸多因素,估计到头来还是会以政府投资为主。第五,烧钱促增长仍存可能。央行日前发布的《2014年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首次提出“保持定力,主动作为”,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主动作为”到底包含了哪些具体举措仍有待后续关注。
之所以老把“微刺激”等同于“保增长”,是存在认识上的误区。他们认为中国经济疲软是因外部环境恶化引发的暂时性消费不足和需求不足,增速下滑是短暂的,当前加大投资类的刺激政策帮助中国经济度过难关是十分必要的和正确的。其实,需求不足只是表象,而中国经济本身存在结构性问题,即供给乏力和供给失衡才是问题的症结。一方面,大量高端产品需要进口,大量公共服务(比如教育、医疗、养老)供不应求;另一方面,大量诸如钢铁、水泥、建材等粗放型产品产能严重过剩,库存多得都不知道卖给谁。
笔者亦一直认为当前中国经济是一种结构性衰退,而不是周期性衰退。在此期间,最重要的是调结构,进行产业升级、需求升级和促进创新,也就是要着力改善供给:一是要下决心去杠杆,让僵尸企业和低效企业出清,通过破产关闭和兼并重组去产能,同时给其他企业腾挪产业升级空间;二是要打破垄断,简政放权,让大量民企参与到市场中来,特别是公共服务的领域中来。只是,这种内生性的经济增长动力转换需要一个较长的凤凰涅槃过程,在此过程中,需要“微刺激”的目的不是为了阻止经济增速下滑,而是为了减缓下滑速度,避免经济垂直跌落,其根本的目的是为制度改革、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争取时间和空间。
所以说,我们不是不要“刺激”,我们要的是“微”刺激、“新刺激”。其要点有三个:一是强度不能太大,而且要相机抉择,适可而止;二是要突出供给侧改善,为提高经济效率而投,要着眼于长远;三是投资要与深化改革结合起来,重要的是放松管制,激活民间投资,而不是一味政府主导;四是要谨慎采用货币手段,继续货币放水对改善资产负债表是没有实质性作用的。关键是要提高经济增速下探的容忍度,如果一味地把“稳增长”和“微刺激”都变成“保增长”,那中国的转型之路将被人为拉长。
我们回头看看美国,今年美国经济复苏势头强劲,很可能成为全世界跌倒后爬起来最快的国家,为什么?因为美国采用的是市场机制,他允许房价下跌、允许银行破产,甚至允许家庭破产。市场手段看起来很无情、很残忍,但美国到现在只用了不到6年的时间就把资产负债表修复到2003年的水平,结构调整已经基本到位,接下来又可以轻装上阵了。欧洲是不愿承担坏账的后果,拒绝削减自己的福利,日本是想用超级量化宽松来平衡资产负债表,结果是欧洲的负债下不来,日本的负债还在恶化,二者至今都仍在泥潭里挣扎。看看我们,为什么喊了十几年的经济结构转型至今仍在喊?原因只有一个,因为我们一直不愿意看到增速下滑,当然也就一直没有经过像样的调整。
再来看看2009年以来的中国经济走势。2009年的4万亿投下去,经济“稳增长”了两年,2011年4季度开始二次探底;2012年上半年开始4万亿2.0版,结果经济只“稳增长”了不到一年;2013年上半年发改委开始地铁、城市轨道项目审批加速,但经济“稳增长”了不到两个季度,接着就有了今天的“微刺激”。可以明显地看到,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边际效应正在锐减,投资对“稳增长”的作用时效越来越短。那么,此轮“微刺激”对经济托底的时间又能有多长呢?估计效果也不会好到哪里去。
行文至此,总结出一句话,中国经济的问题既然是结构性问题,如果没有经历像样的结构调整,中国经济恐怕注定难以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