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以来,我们的资本市场和实体经济的走势基本上完全背离。这四年,我们的经济增长速度维持了9%的增长,可是指数却仍在非常低的位置。而美国这四年来,整个经济基本不变,但它的指数却已经回到了历史高位。
我们说,中国经济不能说生病了,只能说有点问题,但当温度计和体温接触的时候,温度计,要不是32度,要不就是42度,为什么会这样?不是温度计有问题,就是使用温度计的人不会用。
在我看来,我们始终对资本没有认识到位,很功利化。这段时间,我们债券市场蓬勃发展,规模突然变大。债券突然间发展起来,每个部门都在批中小企业相关的各种债券。这样有个问题,一些小微企业缺乏信息披露的机制,债券没有信息披露,可能引出巨大的风险。其实,不只是债券市场,我们很多事情,包括发展资本市场,是很功利的,不知道为什么要发展它。并且,我们的战略也比较模糊,未来向什么方向发展不清楚。再加上政策严重失衡,信息匮乏,这几个因素共同导致了目前的这种局面。
从目前的现实看,主要是三个原因,一是外部的动荡风险大。金融市场信息传导非常重要,它的感染力太强;二是结构调整障碍多,主要是我们内部的问题,结构调整太难。再一个就是我们的政策失衡,变化太快。
我们的政策是完全失衡的。目前没有新的资金进入市场,而且也不允许。证监会说我们不会因为指数下降放缓我们发行的速度,整个供求关系从政策层面看就出现了严重的失衡。再加上政策变化很快,本来经济周期是4年或者8年一次,但中国经济周期在一年内有四次,如同天气一样,一年经历春夏秋冬,变化很快,导致市场没有预期。市场没有预期,人们就会远离这个市场。所以要解决中国资本市场的问题,我们只有从政策层面来着手,去重视这个市场的发展。目前中国资本市场并不是中国经济的晴雨表。
人们可能有个疑惑,就是郭树清主席上任后,出台了很多政策,机构投资者们也似乎形成共识,人人都说市场会反弹,但为什么A股到现在仍未有所表现。其实在我看来,有时候土地肥沃固然重要,但是土地肥沃能不能万物复苏,还要靠环境和温度。
中国资本市场的土地没有问题,但温度很差。并且这个温度是由政策创造的。我们一致想保持市场资金动态的平衡,最近郭树清主席也做了大量的改革,其中很重要的一项就是QFII。我们发展QFII十年,之前250亿美元的额度,在A股这样规模的市场中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虽然这次增加了额度,总额度达到了800亿美元,但额度增加到资本真正进入市场还需要一个过程,目前资金远远没有到。
社保基金入市最近讨论得也比较多,但其实广东社保基金1000亿,交给全国社保理事会来管理,明确说不能入股市,只能存款或者买国债。我们的社保基金有时候把市场风险看的太大了。
事实上,如果这个市场真的风险大,我们就会思考这个风险是谁带来的?这个市场主体究竟是谁?50%都是国家控股的。再想想看,既然有风险你不来,为什么还让老百姓拿钱进去呢?
我们很多政策叫得很响,实际上进入的非常少。这里面一个核心就是,我们要想办法让居民储蓄存款有序进入这个市场,这是一个市场成长的动力,没有居民存款有序进入,这个市场就没有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