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孙悟空,岂能没唐僧?
最近大出风头的,非融创孙宏斌莫属。我粗略计算了一下,2017年1月至今,孙宏斌累计投资并购约1000亿元,最著名的是150亿参股乐视网(15.330, 0.00, 0.00%),以及430多亿收购万达13个文化旅游项目。
不久前,网上流出了孙宏斌的内部演讲记录,最抢眼的一句话是:“1000亿算什么!我的目标是3000亿!”
商界“孙悟空”的风险
孙宏斌如此豪放的投资只能来源于杠杆收购。就像《西游记》里孙悟空的金箍棒一样,变幻莫测,功力无边!
杠杆收购的秘诀在于收购方用被收购方的资产获取银行授信,再完成拟收购资产或股权的交割。比如:融创收购万达旅业的资产包,就是用拟收购的万达资产作为抵押品,在支付小额定金之后获得银行增加授信额度,再完成交割。人们自然会问,如此简单的操作为什么万达的王健林不能干呢?答案很简单,如果万达集团像以往一样能够及时获得银行的信用支持,王健林绝不会忍痛割爱。孙宏斌收购万达旅业的资产包,背后是银行的厚此薄彼,一手逼债万达,一手支持融创。
用商界“孙悟空”比喻孙宏斌,隐含的另一个比喻就是孙悟空有金箍棒,唐僧却有“紧箍咒”。银行就像唐僧一样,时而慈眉善目,时而狰狞冷酷,背后还有如来佛神掌翻云覆雨。
孙宏斌的智慧在于他理解了一个简单的金融工具——货币,践行了一条宏观经济学原理——货币杠杆。在经济减速而货币量持续增长的条件下,优质资产会随着货币量的增长而持续升值。然而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在中国,杠杆收购是一把双刃剑,甚至可以说,用银行杠杆得来的财富最终会还给银行。如果银行授信变化多端,“齐天大圣孙宏斌”迟早也会陷入今日王健林的痛苦选择。
莫做糊涂的“唐僧” 如果仅仅是经济周期的波动,“孙悟空”的金箍棒人人都有,并不稀奇。但在中国,经济周期之外还有经济政策,金融杠杆之外还有政策杠杆,政策杠杆的普遍性之外还有政策目标的针对性。金融资产的交易规则看似公平,实际并非如此,银行的态度就像一时聪明一时糊涂的唐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