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8月31日摘自《理财周刊》
中国股市暴跌引发全球股市震荡并非一场“金融海啸”,而是中国走向全球化市场的第一次“胎动”,意味着中国股市需要“脱胎换骨”! 又一个“黑色星期一”发生了!8月21日开盘后,大盘瞬间跌破“政策底”——沪指3500点,感觉就像兵败如山倒,投资人溃不成军。9点48分,我在全国六屏俱乐部群内发出“绝不抄底”的警示,次日收盘再度警示六屏操盘手们“观望为主”。
就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一个越洋电话打来问:金融海啸又来了吗?此时我才注意到:美国股市也在暴跌,股指期货市场因触发“熔断机制(Circuit Breaker)”而自动停止交易;泛欧股市大跌6.2%,创下7年最大单日跌幅;东京股市创下2013年以来单日最大跌幅纪录。中国若没有跌停板的规则,周一跌幅肯定超过8.49%,所以次日继续暴跌。 中国股市暴跌的确可能是全球股灾的导火线,第一从总市值看,若以今年5月沪指达到5000点之上的流通市值计算,中国是全球第二大股市,包含香港股市在内的美元市值高达13.5万亿美元,与美国同期16.5万亿美元的总市值仅有3万亿美元之差;第二从经济总量看,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而且是经济增长速度较高的经济大国;第三从市场影响力看,中国的经济影响力与日俱增,尤其是在“十八大”之后,中国参与国际经济事务的态度发生了很大变化,股市波动的影响力也必然超越国界。 过去6个交易日,沪指从4000点暴跌到3000点之下,一笔抹掉了今年的全部涨幅,而且杀伤力远高于此前沪指从5178点跌到3500点。因为中国股市的第二轮暴跌让政府投资机构仓促上阵的“救市计划”宣告流产,不仅跌走了金钱,而且跌走了信心。从全球化市场的角度看,能让中国股市恢复信心的力量已不再是中国的政府机构,而是全球经济稳定和国际金融机构。 中国股市暴跌引发全球股市震荡并非一场“金融海啸”,而是中国走向全球化市场的第一次“胎动”,意味着中国股市需要“脱胎换骨”!中国经济正在进行的是第二次转轨。第一次转轨是从边缘化的国家融入全球化市场的外围,目标是工业强国或“世界工厂”,而第二次转轨是要从外围国家进入中心国家。第二次转轨的目标有二:其一是从人口大国升级为消费大国,所以要加速城市化;其二是从货币大国升级为资本强国,所以要证券化。人们或许都承认美国经济是消费大国的模版,却不愿意承认美国更是资本强国的模版。每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都有自己的特色,也都有自己的制度选择,但从市场经济的模版看,消费市场和资本市场却必然是趋同性的,其基础性的制度安排不应该有过多的国家特色。二次大战后,亚洲国家和地区完成第二次转轨的有日本、新加波和中国的香港和台湾地区,转轨过程中都发生过股市的暴涨暴跌,也都有外资“恶意做空”的阴影,最终却都在以美国为主导的金融机构参与下完成了证券投资的产业化和投资主体的机构化。若要尽快实现从货币大国升级到资本强国的目标,中国股市必须加快对外开放的步伐,引入更多合格的国际金融机构,让中国资本市场加速实现“两化”:证券投资产业化;投资主体机构化。 认为中国“股灾”引发全球金融海啸的说法源于中国式的自负,理性决策者更应该反思的是:证券市场本来就是美国人玩出来的东西,更为现实的选择是尽快对国际投资机构开放A股市场,可以缩短中国股市走向成熟的时间,并可降低中国经济完成第二次转轨的代价。 金岩石, 初中毕业到开滦煤矿,七年井下维修工,唐山大地震后考取南开大学,79年越级考取经济系研究生,82年毕业获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84年考取博士研究生,师从前南开校长滕维藻教授,87-89年为索罗斯基金学者到美国哈佛大学完成博士论文并从事博士后研究,获南开大学博士学位。90年在美国塔夫茨大学从事研究。1991-2001在美国证券业从业创业,所创三普证券于97年在纳斯达克借壳上市,98-99年再创三普投资,三普基金。2001年底回国加盟湘财证券,任首席经济学家,主管国际业务,02年组建中国首家合资证券公司---华欧国际,03年完成中国首家存量股权转让型合资基金公司---湘财荷银(现泰达荷银),04年受聘全国人大财经委《证券法》修订世界银行技术援助项目专家,并任《证券法释义》副总编。08年加盟国金证券,曾任职首席经济学家,同时兼任上海交大海外学院金融所所长,北大,清华,中大,浙大,中欧,政法,中南财大等大学的EMBA教授。金岩石助理:蔡老师13738088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