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顶级品牌主要是做少数人群的,从产品角度上就已经开始迎合这些目标人群的个性,并从产品上做了区隔。但是,国内这些企业很少愿意做少数人群的。
大多数国内企业都是在做大众
市场,而不是分众
市场。
面向大众的产品有些共性特征,比如色彩。当我们进入大众产品的终端卖场,一般人都能接受。不过,对于那些高端品牌来说,从颜色等方面都已经个性化了,已经开始细分出每一类的产品来。
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国内个性人群比较分散,很难集中。在购买国外品牌的这部分消费人群中,其购买行为完全是一种愿景,而不是基于一种个性需求去购买。比如,一个煤矿老板买了价格为一万元一套的西服,他是没有个性需求的,并不是说这个产品符合他的个性需求。
国外的高端品牌赚取的不是一般消费者的钱,它们只赚有钱人的钱。在国外,原来的品牌定位是有
市场区隔的,但进入中国
市场后,就产生变形了。顶级品牌在国外是少数人群的,为什么到了中国有那么多的人去消费,这些人都只是有钱而已,品牌自身定位的几个层面是否符合,没有人想这个问题。
所以,为什么那么多的国际品牌在中国都有各自相对的
市场,这是因为所有的人只要有钱都会买,而不是这个品牌真的符合他的情感需要。
当然,我们的品牌想要达到国外品牌的那种效果,还需要时间。中国
市场需要成熟,需要消费者依据自己的性格去选择哪种形式适合自己。如台湾的李敖先生,他这类人有自己的清晰定位,像他这种地位的适合穿什么样的,戴什么样的,买什么牌子的,这个大家都能感觉得出来。
也许我有些悲观,现在国内
市场产生国际品牌的土壤还没有完全成熟。等到中国这个
市场成熟之后,品牌就容易做了。现在最容易做的品牌就是那种卖得贵的,因为卖得贵的就是最好的,有欲望就行了,这都是最简单的营销方式。
最简单的营销方式只要掠夺消费者的钱包,掠夺这些有钱人心里面的欲望价值就可以了,但是并没有个性价值的这种区分。
其实,品牌都是有个性价值区分的,只是在中国的
市场上短期内很难做到。可能有人会问,我们能不能大力发展具有华夏民族
文化的服装品牌?其实,具有民族
文化因素的国内服装品牌的崛起,也是需要时间的。比如,这个唐装要是不改变的话肯定不行。现在只是个别的少数人在穿唐装,如电视台的主持人,主持一个茶馆类的、闲聊类的节目,就会穿个唐装;或者某些艺人为了展现自己的品味,也会穿个唐装。但是,大部分上班族是不会穿唐装的。
也就是说,整个社会环境没有穿唐装的氛围,那么企业就不愿意
生产。
企业现在都讲究效益,企业不
生产,那就形成不了气氛;如果大家都
生产了,满大街都挂满唐装,大家慢慢地也会形成气氛,但是到那个时候,企业就不赔钱了吗?所以,这是
市场行为,赚钱的时候企业会做,不赚钱的时候企业就不会做。
另外,我们的
文化和我们的
经济发展是有关联的,当中国的
经济在世界上占很高地位的时候,那么中国
文化也一定是占了很高地位的。这都是相辅相成的。
回过头再来说这个唐装品牌,如果能够形成气氛,我感觉应该是外国人首先穿起来,让外国人产生情感的认同,之后再来影响国人去穿唐装,并以穿自己的民族品牌为自豪。
但是,中国
市场现在没有这个欲望,也没有这个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