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不做什么,比选择做什么更重要!
周凌峰
“选择做什么”和“选择不做什么”都是决策,对企业家来说,都是艰难的事情,尤其是事关公司兴衰命运的重大决策。“有所为,有所不为”,其核心意思是我们做选择的时候,要说清楚我们选择要做什么,同时要也说清楚不做什么?有时候,选择不做什么,比选择做什么更重要?
思可相反,得须相成
法国社会心理学家托利得提出的托利得定理:测验一个人的智力是否属于上乘,只看脑子里能否同时容纳两种相反的思想而无碍于其处世行事。我们在考虑问题时,可以从两个相反的角度考虑。当给一个事物的定义时,要描述它是什么,也要描述它不是什么,只有这样可以清楚、明确给出它的定义,也就是明确其内涵和外延。比如,战略是什么,战略不是什么;互联网思维是什么,互联网思维不是什么。
“选择做什么”只说明了事物的一面,决策者往往还有选择更多的欲望或冲动,尤其是在快速变化的当今商业社会里,随时面临出现新的机会,甚至伪装成机会的诱惑或陷阱。只有我们同时界定“选择不做什么”时,即从相反的一面描述和界定这个事物,那么它就具有确定性,同时限制住更多选择的欲望和冲动。总之,从正反两方面加以描述或界定,对行为的选择具有真正的确定性,从而增加成功的可能性。这就是所谓的“思可相反,得须相成”。
只有舍得,才能专注
当明确“选择做什么”和“选择不做什么”,实际上就是对行为做出取舍,而只有取舍才可能产生专注。专注意味着放弃和牺牲。在激励竞争的今天,对于企业来说,如果想要成功,就必须放弃某些东西。大舍大得,小舍小得,不舍不得,要做到专注,就要大胆地取舍,做最擅长的事,无论进入还是退出都需要取舍。
企业战略变革过程实际上是取舍的过程,取舍是战略的精髓,也是推动公司变革的艺术。战略定位学派认为,战略的本质是定位、取舍和建立活动之间的一致性。战略就是有所为和有所不为,其中更重要的是选择不做什么。
国内很多企业在客户定位和选择上出问题,他们不清楚要选择哪些客户,不选择哪些客户,只要客户给钱,就是客户。实际上这些企业企图满足所有客户的需求,提供所有的经营活动,模糊了自己的定位和目标客户群,也模糊了自己的形象,在大家心智中无法留下深刻印象,最终丧失竞争优势。当然仅有战略定位并不能保证企业具有持续竞争优势。
为此,企业必须在经营过程中不断的选择经营活动来创造差异性,从而缓解和阻止竞争对手的模仿。取舍意味着在一组经营活动中进行选择,由于达到目标具有路径依赖性,一旦选择了这种经营活动,就必须减少其他的经营活动,对于不同经营活动的取舍将使模仿变得很困难。
案例1——GE的取舍与专注
我们都知道GE是世界上最成功的多样化企业,其秉承着“数一数二”的战略原则,这实际上是在战略上作出取舍。
当杰克韦尔奇接手GE掌门人时,其业务非常庞杂,韦尔奇重新评估了GE的战略性资产,从而作出了一系列战略性取舍。在接任GE 首席执行官的头两年,他出售了71项业务和生产线,包括中央空调业务、家用电器业务等GE以前的起家业务。在他的自传里,提到出售半导体业务被很多人认为是向日本人屈服,是在战争中开小差的胆小鬼。但韦尔奇并不为所动,仍然坚持战略取舍,坚持“数一数二”的选择原则。显然,韦尔奇是一个懂得舍得的CEO,没有舍得,没有专注,最后不会真正成就GE的“数一数二”的业务,成为世界卓越的多元化公司。
当有人评价韦尔奇的非凡的成就,即收购了上百家有价值的企业时,韦尔奇却说:不,我对公司最大的贡献是拒绝了至少1000个看上去很值得投资的机会。从这个案例,我们不难看出,选择不做什么,比选择做什么更重要。
案例2——苹果的从取舍到专注
1997年苹果快要破产,不得已又把乔布斯请回去。一回到苹果,乔布斯就宣布并传达了一个理念,决定“不做什么”跟决定“做什么”一样重要。乔布斯和几十个产品团队日夜开会,产品评估结果显示苹果的产品线十分不集中。无数的产品,在乔布斯眼里大部分就是垃圾。“我应该让我的朋友买哪些?”乔布斯问了一个简单的问题,但却得不到简单的回答,他开始一口气大刀阔斧地砍掉将近70%的产品。尽管砍掉了不少,但他还是不满意,他在白板上画了一根横线和一根竖线,画了一个四方格图,在两列顶端写上“消费级”和“专业级”,在两行标题写上“台式”和“便携”,“我们的工作就是做四个伟大的产品,每格子一个。”在说服董事会后,苹果高度研发了Power Macintosh G3、Powerbook G3、 iMac、iBook四款产品。
当时苹果离破产不到90天,乔布斯只用一招杀手锏——从取舍到专注,就让苹果从1997年亏损10.4亿美元,变成1998年盈利3.09亿美元,起死回生。
国内企业优秀的企业万科也同样经历了从取舍到专注的过程,万科20多年的发展历程,前10年做加法,后10年做减法,最终成就中国房地产的老大。马云说过:企业也罢,人也罢,做到一定程度,重要的不是把握机会的能力,而是拒绝机会的能力。勇于拒绝,懂得取舍,聚精会神,让阿里巴巴的品牌崛起商界。
战略的精粹就是“舍得”
专注意味着牺牲和放弃,但从最终的结果来看,往往是获得了更多的收益。我们都知道“舍得”这个词,在书写顺序上是先舍后得,而不是先得后舍,这是我们中国老祖宗的智慧——舍与得。
每个企业的资源都是有限的,为了获得相对较大的竞争优势,就必须把资源集中起来,在一个点或某几个关键点上突破,并获得相对优势,然后由点到面(局部),最后取得全局的胜利。如果说市场竞争中有独门秘诀的话,那么这个秘诀就是:运营战略与资源的专注和聚焦!聚焦的运营战略将成为市场搏杀制胜的关键,对于资源有限的中小企业更是如此。
在当今互联网时代,效率和速度决定一切,谁能用最短的时间抓住关键点,并持续专注于这个关键点,谁就能在未来的竞争中赢得主动权,谁就可以用较少的代价获得更多的收益,这就是互联网时代的逻辑。因此,互联网时代,我们应该更要学会舍得,学会选择,尤其是选择不做什么,这样才能做到专注和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