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8月份宏观经济数据的公布,中国经济复苏的态势进一步明确。尽管完成全年“保8”目标胜利在望,但是在巨额投资高速增长的背景下,产能过剩这一经济痼疾并没有得到根本“治疗”,反而有扩大的现象,产能过剩再次给中国经济敲响了警钟。
产能过剩在金融危机爆发前困扰着中国经济的发展。2004年至2007年,中国一直在推进结构调整,抑制产能过剩,彼时相伴随的是GDP同比10%左右的高速增长。然而,金融危机的爆发打乱了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节奏。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09年一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8129亿元,同比增长28.8%。从产业来看,第一、二、三产业投资分别为332亿元、10180亿元和13050亿元。
工业和信息化部8月27日发布的数据显示,目前,钢铁行业产能过剩超过1亿吨,而今年以来新开工项目仍同比增长20%左右;水泥产能过剩近3亿吨,同时有在建水泥生产线超过200条,新增产能将超过2亿吨。“此轮传统产业的产能扩张,很大程度上是由于4万亿元投资以及银行的信贷投放,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需求引发了产能本已过剩的产业再度出现产能扩张。”北京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孙天法博士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
不仅钢铁、水泥等产能过剩的传统产业仍在盲目扩张,风电、多晶硅等新兴产业也出现了过剩趋势。以光伏产业为例,据粗略统计,截至2008年7月,全国16个省仅多晶硅项目就有33个在建或准备动工,进入2009年,自2007年升温的多晶硅投资热潮中诞生的投资项目也渐渐完成施工,并进入试产阶段。如果这些项目都能按期完工且完全释放产能,中国的多晶硅产量将达到14万吨。
“产能过剩其实也可以看作是市场经济的一种常态,价格正是通过供给由不足导致过剩而走低的。新兴产业缺乏有序发展,往往一哄而上,很容易就会形成新一轮产能过剩。”上海天相投资研究员孔令桦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的产能过剩不仅是市场的问题,也有体制的原因。
江西师范大学教授邹啸鸣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则认为,“不能抽象地理解产能过剩,现在所谓的产能过剩问题,往往是地方政府参与其中的结果。将经济增长目标能否实现,作为检验各级政府执政能力的标准,使官员不是对风险负责,而是对利益负责,所以会出现大量的重复投资。”
在经济复苏的进程中,产能过剩问题已经引起了中央政府的高度重视。
9月10日,温家宝总理在出席第三季达沃斯年会开幕式时表示,我们不仅要完成经济增长的目标,而且要推进结构调整,特别要加大兼并重组、淘汰落后、调整结构的力度,使我们的经济增长建立在实实在在的、可靠的基础上。
此前,温家宝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就已经表示,目前政策效应已初步显现,企业生产经营困难情况有所缓解,但部分产业结构调整进展不快,一些行业产能过剩、重复建设问题“仍很突出”。我们在保增长中应更加注重推进结构调整。
“结构不调整,将影响我国经济复苏和发展的效率。”孙天法认为,“抑制产能过剩,要防止高耗能、高污染的企业盲目发展,推动产品改造升级、更新换代,加强研发投入,进行技术创新,促进企业优胜劣汰。”
为了抑制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的对策包括,提高市场准入门槛,强化环境监管,严格土地的批准和供应,严格发放贷款、发债和资本市场融资的审核,以及加强行业产能及产能利用率的统一监测等。
“下半年,从政府来看,最好将精力放到保民生上来,做好社保等工作,给消费者一个‘兜底’的制度保障。另外,要加大民营银行发展的力度,银行家是发现企业家的企业家。依靠银行家发现企业家,才能将大量的闲置资金配置到效率最高的私有企业中。投资增加了,才会增加就业机会,才能增加税收的基数。”邹啸鸣表示。
清华长三角研究员民企研究中心副主任曾水良此前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还应该注意区域间经济的平衡发展。沿海和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发达地区面临的调整压力比较大,但中西部地区的发展空间更为广阔。许多产业可以转移到中西部地区发展,但一定要是一个产业链的转移,从上至下的整体迁移。 中国产经新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