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兵家精神
有人的地方就有利益冲突,有利益冲突就会导致战争。
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就是一部战争与和平不断交织、交替的历史,也是一部不断毁灭与重建的历史。
战争给人类文明带来的除了摧毁以外,还造就了中国古代无比辉煌的兵家军事思想文化,不断培养、升华了兵家的精神内核。
战争让一批又一批杰出的军事家脱颖而出,他们的思想经历长期血与火的洗礼,在中国乃至世界军事史上留下了灼灼光辉。
一、兵家的代表人物及其著作
从事军事的智谋有识之士,总结军事方面的经验教训,研究制胜的规律,这一类学者,古称之为兵家。
凡论述军事的兵家著作,称为兵书。
兵家主要代表人物,春秋末有司马穰苴、孙武;战国有孙膑、吴起、尉缭、魏无忌、白起等;汉初有张良、韩信等,近代的兵家代表人物是毛泽东。
今存兵家著作有《黄帝阴符经》、《六韬》、《三略》、《孙子兵法》、《司马法》、《孙膑兵法》、《吴子》、《尉缭子》、《将苑》、《百战奇略》、《唐太宗李卫公问对》及《论持久战》等。
各家学说虽有异同,然其中包含丰富的唯物论与辩证法因素。
二、兵家的精神
仔细研究历代兵家的著作,我发现兵家的精神内核具有以下两个方面的特点:
1、“不好战、不反战”的精神内核
军队是国家的护卫力量,也是杀人与破坏的凶器。战争是违背人性的暴力行动,是违反人类道德的行为。只有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之下,才能使用军队发动战争。
“和为贵”作为和平思想见诸于兵家著作中。
“和为贵”的另外一个极端行为就是穷兵黩武。
反对穷兵黩武、慎重开启战端的慎战思想贯穿于历代兵家的著作、言论与军事实践中,并一直影响着后世兵家思想。
《司马法》曰:“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
这句话深刻体现兵家不好战,不反战的精神。
穷兵黩武会给一个国家带来灾难,同样,没有军队保护的国家也一样会灭亡。
孙子说:“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孙子也同样提出了要谨慎对待战争的观点。
慎战思想已融入中华民族的灵魂中。作为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从来没有侵略扩张和征服世界的狂想,而是一直主张和平友好,奉行“亲仁善邻,国之宝也”。
因此,在战争观问题上,其主体倾向是认为兵凶战危,反对贪胜好战。
不仅仅如此,古代兵家还认为,即使进行战争也要反对穷兵黩武。
2、敢战、善战的精神内核涵
毛主席说,“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这是毛泽东“和为贵”军事思想的另一种体现,和的前提是人不犯我。一旦别人犯我,那就不客气了,为了国家和民族利益,没什么道理好讲的,只能应战。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尽管当时新中国刚成立不久,尽管中国刚刚经历了8年抗日战争和3年的解放战争,一穷二白,百废待兴,但在民族大义面前,在国家利益面前,中国人没有害怕退缩,以全民一心的精神投入到支持朝鲜抗战中去,最终迫使美国签订了停战协议。
毛主席表现出的大智、大勇、大无畏精神正是兵家敢战、善战的精神内核的最好注脚。
孙子的全胜思想即蕴含着兵家敢战、善战的精神核涵。
孙子说:“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在他的看来,战争是一种艺术,这种艺术的最高境界是“不战而屈人之兵”,通过伐谋、伐交、伐兵、攻城等手段,以最小的代价实现战略目标,实现利益最大化。
孙子的这个军事思想体现了作为一个兵家的最强烈的自信,这种自信不是来自于的盲目的乐观、自我感觉良好的自信,而是基于对敌我双方实力的了解,也就是建立在“知己知彼”基础之上的自信。
自古以来,兵家以少胜多的战例史不绝书。
牧野之战,姜尚率不足10万兵力对敌70万(有说17万),灭商建周;
柏举之战,孙武率3万兵力对敌20万,千里破楚;
阴晋之战,吴起率5万兵力对敌50万,大败秦军;
巨鹿之战,项羽率2万兵力对敌40万,全歼秦军;
彭城之战,还是项羽,率3万兵力对敌56万,歼楚军20万;
井陉之战,韩信率3万兵力对敌20万,灭赵;
昆阳之战,刘秀率不足2万兵力对敌42万,大破王莽军队,仅数千人逃回洛阳;
官渡之战,曹操率2万兵力对敌10余万,灭袁绍;
赤壁之战,周瑜率5万兵力对敌20余万,大破曹军;
淝水之战,谢玄率8万兵力对敌97万,大破前秦苻坚,仅剩10余万逃回洛阳;
鄱阳湖战,朱元璋率20万兵力对敌60万,消灭陈友谅;
台州之战,戚继光率领戚家军对抗倭寇,取得了9战9捷的胜利……
古代兵家,就是敢战、善战的精神化身,是智慧之神的化身。
战争是暴力的最高形式,就是有计划、有预谋的杀人行为,更是一种智力以及耐力的终极较量。
战争双方在战场上,在有限的空间、地域内,通过摆兵布阵,通过阳谋阴谋等各种手段,极可能地消灭对手,保存自身的实力。
《司马法·仁本第一》说:“是故杀人安人,杀之可也;攻其国,爱其民,攻之可也;以战止战,虽战可也。”这句话代表了先秦时期兵家对待战争与和平的态度。在战与非战面前,有作为的兵家采取的是以战止战的和平观。康熙时期对台湾的收复就是一个具有代表性的例子,也反映了作为军事家康熙的用兵谋略与远见卓识。据《中国军事通史》记载,康熙帝曾经希望能和平统一台湾,但在一系列的和谈中,双方分歧严重,和谈失败。这使得康熙帝认识到,以纯粹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的可能性是不存在的,要实现统一,必须诉诸武力。
康熙二十年七月,康熙帝任命施琅出任福建水师提督,实施其攻台方略—— “因剿寓抚”,即以战逼和,即以军事手段促成台湾问题的政治解决。康熙二十二年澎湖海战后,清军积极进行政治宣传,台湾本岛和平统一。这一历史史实说明,有时以战止战,和平来得更快。在清政府统一台湾这一历史事件中,和平统一与武力统一作了有机的配合。康熙、施琅等军事家充分利用武力行动和军事威慑的作用,因剿寓抚,以战逼和,最终和平统一了台湾本岛。
这一成功的历史经验,也值得今天的人们汲取。
兵家的精神也将继续鼓舞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了每一个人的中国梦而不断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