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力泓,黄力泓讲师,黄力泓联系方式,黄力泓培训师-【讲师网】
黄力泓 2020年度中国20强讲师
国际竞争力和微型利润管理专家
47
鲜花排名
0
鲜花数量
扫一扫加我微信
黄力泓:死知识的陷阱
2016-01-20 73673
思考能力很重要。但我们思考的很多事情其实是错的,我们的很多信念几乎可以确定是愚蠢的。 我们今天不断被大量的资料、资讯与知识轰炸,然而其中不真实的比例却愈来愈高。即使媒体的报导可信,广告主都说实话,律师都诚实,政客都闭嘴,通姦者都承认,说话快速的电话行销业务员都不会骗人,不真实的资讯依旧到处充斥。 果真如此,那么个人--甚至企业、国家--如何才能将知识转化为财富? 有些知识是创造财富不可或缺的。例如集猎民族必须知道动物的迁徙模式,农人要了解土壤的特性。这类知识一旦习得,通常对每一代都很有用。例如工人只要一日不离开工厂,就必须知道如何快速又安全地操作机器。 今天,与工作相关的知识变化太快,在职或非在职时需要学习的新知愈来愈多,学习成了持续的过程。但我们又不可能事事都学得够快,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会有一些愚蠢的想法,这一点也不需要觉得尴尬。每个人都是如此。 为每一块知识的寿命都是有限的,到了某个时间就会变成过时的知识--或应称之为「死知识」(obsoledge)。 老婆婆的阁楼 不论知识是储存在数位资料库或脑子裡,裡面都很像老婆婆的阁楼,塞满了死知识--原本正确的事实、观念、理论、影像、见解发生了改变,或被新的事实取代。个人、企业、组织、社会的知识库裡都有一大部分是死知识。 日新月异的改变会让知识更快变成死知识。除非不断地更新,否则职场经验已变得愈来愈不值钱。资料库往往刚完成就已过时,书籍刚出版就已不合潮流(包括本书)。每过半秒钟,我们对于投资、市场、竞争、科技、顾客需求等的认知便减去一分价值。于是,企业、政府、个人的日常决策常建立在死知识上--亦即因时移势转而不再适用的观念与假定。 当然,偶尔也会有一些死知识死而复生,因时势转变而有了新的意义与用处。但是相反的情形更常见。 讽刺的是,在进步的经济裡,常听到企业大言不惭地谈「知识管理」、「知识资产」、「智慧财产」。儘管金融专家、经济学家、企业、政府提出各种数据,事实是没有人知道因死知识造成的不当决策浪费多少成本。试想,这将对个人投资、企业获利、经济发展、消灭贫穷计画以及一般的财富创造产生多少影响。 在这一切的背后,隐藏着一个更重要的知识论(epistemology)转变,影响所及不只是知识本身,还包括我们取得知识的方法。其中最重要的思想工具莫过于类比,亦即找出两种以上的现象之相似处,然后将甲的结论套用到乙上面。 人类在思考或说话时几乎都会用到类比。例如爱尔兰高尔夫球选手哈灵顿(PadraigHarrington)告诉记者:「美国公开赛真正能测出一个人的打击能力……最好是像机器一样。」这让我们想到牛顿的追随者也说整个宇宙「如同」一部机器。 又如我们会形容某人「心思敏捷如电脑」、「睡得像隻猪」,或劝某人投资时要「像专家一样」,思考方式「要像天才」。语言本身便蕴藏着各种类比,此所以我们至今仍以「马力」代表汽车内燃机的功率--这其实是旧时代残留下来的,以前汽车被拿来与马车相比,被称为「没有马的马车」。 然而,使用类比这项思考工具时必须很小心,现在更是如此。随着世界不断演变,原本的相似处也可能变成不相似,以致原本合理的类比变得不伦不类。现在与过去的平行关係既已在不知不觉中消失,据以得到的结论当然是错的。改变的速度愈快,类比的适用期限愈短。 因此,一种深层元素的改变--时间--会影响我们追求另一项深层元素--知识--的基本工具。 前面说过,即使是知识经济的专家也很少思考死知识法则:随着世界的快速改变,死知识累积的速度也愈来愈快。相较于旧时代步调缓慢的祖先,现代每个人都背负着沉重的死知识。 这就是为何我们最珍视的一些观念会让后代子孙捧腹大笑。
全部评论 (0)
讲师网长沙站 cs.jiangshi.org 由加盟商 杭州讲师云科技有限公司 独家运营
培训业务联系:小文老师 18681582316

Copyright©2008-2025 版权所有 浙ICP备06026258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509号
杭州讲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更多城市分站招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