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婴儿奶粉一线品牌,有位区域经理张德华(注:名字为虚设,下同),负责皖南市场。在安庆有一个代理商刘学友,自己有12家直营店(宝宝店),在当地很有影响力。
一次张德华去拜访客户,闲聊中,客户刘学友提出:想做一场妈妈班活动,问张德华的意见。
点评:客户愿意做市场活动,是好客户的标志,最难对付的就是那种:能过就过吧,还瞎折腾个啥的“僵尸级”客户。
张德华说,这很好呀,现在这个市场......竞争对手....,后面的机会......,总之,我很认同你的意见!
好了,刘学友感觉张德华上套了,接着说:可是搞这场活动,费用也很高呀,和你们合作了这么久,能支持点什么呀?
点评:客户向厂家要政策是常见的,有些厂家的业务代表一遇到要政策的客户就打心底里烦,想着,无非就是“会哭的孩子有奶吃”呗。其实不然,生意都是有投入才有产生,客户都不作为,也不用花钱了,可是厂家的市场费用真花不掉,那市场也不可能做好了。
张德华很淡定地反问客户:你想要点什么支持呀?
客户笑笑说,那我就不客气了哈,一口气列出了十多项费用意向,如:
1、让品牌方出一个详细的活动方案;
2、更低的产品进价;
3、延长帐期;
4、物料支持;
5、会员伴手礼支持;
6、场地费用;
7、讲师费用;
8、工作人员支持;
9、给导购的新客开发奖;
10、协助邀约会员......甚至还想着,能不能支持点“冠名费”
点评:客户要懂要会要政策,但如果只是要钱(结果性指标)那就让人烦,这个客户很不错,虽然要的项目多,但都是过程性指标,多是为了市场,让厂家业务人员都不好拒绝。
那厂家业务人员如何应对呢?生意都是:等价的利益交换。
好了,张德华听过我的培训课,是个明白人。于是很坦然地说:政策都有呀,但是你能给我点什么呢?毕竟我也要给领导有所交待。
客户刘学友其实也懂这个道理,也反问过来:那你想要点什么呢?
点评:你看,其实厂家和客户都明白:生意是利益交换,捅破这层窗户纸,其实沟通可以很和谐。
张德华说:我要两个指标,
一:这次活动的人数,不能少于300人,人太少我们领导没兴趣;
二、所邀约会员中,90%以上不能是我伊利现有的会员。如果你能做到,费用的事我回去和领导争取。
点评:张德华也没有直接要“销量”,这也是结果性指标,只会要结果性指标说明市场做得很粗放,伊利的区域经理不会这么low了。从他要的两个过程性指标可以看出,他真正想的要的是:新会员开发。
刘学友在心理盘算了一下:有12家直营店,每个店有多少会员,其中目标邀约会员有多大比例,到场率大约多高...,感觉300人的场也不是问题,于是爽快的接受了。
各位看官,这样的厂商沟通是不是很和谐?关键是懂得:生意是等价的利益交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