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从忠
这是一篇提前祝贺中国共产党的生日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生日的文章,也是一篇凝聚人心和战斗力的经典案例。在化敌为友,把敌人变成自己忠实部下方面,我们敬爱的毛主席最为擅长。三湾整编后,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第一师第一团要在井冈山落脚。但是井冈山地势险峻,如果得不到袁文才和王佐二股土匪武装的允许,就根本就进不了山。而袁文才对工农革命军并不了解,担心这支部队上山后会夺取他原有的地盘。所以,袁文才接到毛泽东的亲笔信以后,他的想法是:可以接济一些给养,但请工农革命军“另寻高山”,否则就刀兵相见。
怎样才能说服井冈山的土匪武装呢?工农革命军的师长余洒度提议,解除他们的武装,他们那几十条枪,一包围一缴械不就完了吗。毛泽东听了哈哈大笑说,谈何容易,历史上就没有哪个朝代能把三山五岳的土匪都消灭掉?我们必须团结他们,把这三山五岳的土匪联合起来,拉出一支巨大的革命队伍。事实证明毛泽东团结土匪是一种“加法”,而余洒度消灭土匪则是做“减法”,加法可以越加越多,减法则是越减越少。从此,共产党的队伍都是按照先发展壮大,再进行优化和淘汰。所以,加法对任何企业都是最关键的战略问题。
毛泽东团结土匪的方法是:赠送100杆枪给袁文才,赠送70杆枪给王佐,毛泽东是用170杆枪作为诱饵,引逗土匪跟着共产党干革命。而在所有土匪的眼里“枪是最珍贵的礼物,枪也代表着信任”。毛泽东的算盘是:改造土匪武装,使他们变成真正革命武装,使得送出去的枪支和二股土匪的人和枪,一起回到共产党的旗下。三个月后,毛泽东不仅获得了井冈山的地盘、粮草和医药,他还将袁文才和王佐的队伍整编成工农革命军第二团,不仅送出去的170杆枪回来了,而且袁文才和王佐还成了毛泽东最忠实的部下。
可是,等到毛主席和工农革命军在井冈山站稳脚跟之后才发现,整个井冈山只有3000户人家,而且这3000户自己吃饭都成问题,根本养活不了一支军队。这时候毛主席问自己,“什么人有饭吃?”答案是:“地主家里有饭吃!”毛主席又问自己,“怎么做才能使井冈山的军民都吃饱饭呢?”答案是:运用武装手段解决问题。即以武装部队发动农民把地主的粮食、耕地、耕牛和财产全部抢过来,分掉。
这一抢一分,农民从毛主席这里就获得了巨大实惠,有了实惠,农民就开始自愿地加入农会。当这些农民有了自己的田地和财产以后,就纷纷拿起枪杆子保卫自己的财产,这样一来工农革命军很快由千把人变成了万把人。而“打土豪,分田地”的政策也成了一种——以土地和实惠推动合作的双赢模式。
“打土豪,分田地”的具体操作办法是:毛主席从1928年3月开始,亲自在酃县的中村,发动“打土豪,分田地”的斗争,把中村当作一个试点,同时,毛主席派他的亲弟弟毛泽覃在宁冈大陇村也进行了分田试点。毛泽东还亲自制定了分田临时纲领17条,这个17条也为《井冈山土地法》打下了基础。
毛泽东和红军之所以能在井冈山立足,有一个最关键的成功经验,就是把“分田分地”贯穿于整个井冈山斗争的每一项任务中,这才有了根据地的蓬勃发展。井冈山的经验在于,武装斗争是根本,给农民“分田分地”开展土地革命是军民共同的目标,也是旗帜和口号,而根据地和红色政权则是保障。只有在根本和保障的前提下,农民分田分地目标才能实现,也只有在这样的旗帜下,让农民立刻获得实惠,他们才会跟着共产党走。
井冈山时期的老红军陈士榘在《打土豪分田地》的文章里写道:当时毛主席说,“我们插牌子分田,本身也是很好的宣传。例如国民党的士兵到了根据地,他们一看到田里到处插上了牌子,看到我们这里打了土豪分了田,也会说红军好。有些国民党士兵因受打土豪分田地的影响,就开小差跑回家了。插牌分田后,农民有了田地就会跟着共产党。你看,分田地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既争取了群众,又瓦解了敌人,一举多得。”
不久,在《兴国县土地法》中,毛主席又作了一个重大的改动,即把《井冈山土地法》中“没收一切土地”改为“没收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的土地”,毛主席后来在延安回忆起这件事情时说:“这是一个原则的改正,以见我们对于土地斗争认识之发展。”这一句话的改动,实质上是认识上的一次飞跃,使更多的老百姓拥护共产党。红四军政治部把《兴国县土地法》油印成册,在赣南、闽西各地进行宣传,掀开了一场赣西南土地革命的风暴。
后来在整个赣西南地区和闽西地区,到处是“分田分地真忙”的情景。到1930年10月红军攻下吉安城以后,红军武装部队发展到数万人马,赣西南苏区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和最为巩固的一块革命根据地。“打土豪、分田地”的模式,就是拿“分田分地”作为诱饵,从而引逗农民参加革命。这是我们敬爱的毛主席,他老人家的“钓鱼”策略。尊敬的读者朋友,请你们也想一想,“打土豪、分田地”的智慧能不能用来激励你的部下呢?能不能让你的部下及合作者获得实惠呢?
2012年5月10日 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