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春涛,贾春涛讲师,贾春涛联系方式,贾春涛培训师-【讲师网】
51
鲜花排名
0
鲜花数量
扫一扫加我微信
贾春涛:我们都是利他主义者吗?
2016-01-20 60292

我们都是利他主义者吗?
 这几年,连续不断的灾难,让人们无意之中,形成了一种凝聚力,从5•12地震开始,到旱灾,再到玉树的地震,社会各界都在源源不断地给灾区人民提供各种各样的爱心援助。正如一位网友为慰问地震中受难同胞创造的歌中所唱:“屋倒了,帐篷竖起了;路断了,神兵天降了……牵挂你的泪洒了,关爱你的血献了……”全国人民的这些不计其数的义举和善举真正诠释了利他主义(Altruism)。
  
  利他主义是自私自利的反义词,是以对他人的关心为动机,自发地做出有利于他人的行为。即使在无利可图或者不期待任何回报的情况下,也会关心和帮助他人。利他行为不是一个全或无的问题,也就是说,没有人总是自私自利,也没有人总是表现出无私,但是的确有些人比另一些人具有更多的利他行为。我们为什么会有如此崇高的利他行为?除了基于共情(empathy)的利他主义,是否还有其他原因所驱动的利他行为呢?
  
  过去的30年中,心理学家们就利他主义进行了1200多种研究,对利他主义如何形成的答案似乎是五花八门,总而言之是利他主义来自于不同影响的相互渗透,其中包括:看到同类痛苦时与生俱来的同情心、基于现实知识的判断(例如知道帮助或不帮助处于痛苦中的人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文化价值观(例如社会主义社会倡导的“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家庭影响(例如父母的榜样和价值取向会直接影响子女的利他行为)等等。
  
  社会交换理论(social-exchangetheory)也对利他主义进行了自己的解释。它认为:帮助他人也会让自己受益,驱使帮助行为产生的既有外部回报,也有内部回报。例如企业积极捐款能美化企业形象,在这次赈灾捐款中,有些企业因捐款数额较大而产品销售额大增,这是外部回报;帮助行为的收益也包括内部的自我回报,例如为抢救地震受伤人员献血,就可以避免产生内疚感而获得快乐和满足感,提升自我价值。
  
  当然很多时候,我们帮助别人并不是因为我们有意去算计那样做是否对自己有利,而是社会责任规范(social-responsibility norm)在起作用,社会责任驱使我们去帮助那些最需要和最应该得到帮助的人,所以面对同样需要救助的灾区人民,儿童会得到更多的照顾和关爱。社会规范期望我们做一个勇于奉献、乐于助人的好心人,那么在我们自己遇到麻烦或身陷困境时,别人也会对我们伸出援助之手。
  
  此外,社会心理学家的实验研究发现:情境因素要比性格因素更能决定个体的利他动机和利他行为。这就是为什么在悲惨的自然灾难面前,我认识的一位柔弱娇气的女大学生却勇敢站出来担当志愿者;这就是为什么本来靠别人资助为生的乞丐,也能为灾区人民捐出一份善款和心意。
  
  无论我们的爱心来自何方,有了爱,才有生命和希望!
 

全部评论 (0)
讲师网长沙站 cs.jiangshi.org 由加盟商 杭州讲师云科技有限公司 独家运营
培训业务联系:小文老师 18681582316

Copyright©2008-2024 版权所有 浙ICP备06026258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509号
杭州讲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更多城市分站招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