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动力的定义
心理动力指的是动态的心理力量。它是有弗洛伊德首先提出的。因为弗洛伊德意识到,与早期的“静态心灵观”相反,心灵是一个时刻变化的系统,混杂着动荡不安的元素,这些无意识的元素能变成有意识的,反之亦然。强大的愿望和禁令相互制约,释放出等价于原子对撞般能量巨大的心理效应。
心理动力学治疗的基本思想无意识的心理活动可以影响有意识的行为,情感和思想。
(一)、我解释,故我在。
来自于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的句式。这是一个因果句式,前半句是指条件——解释;后半句讲的是结果——存在。亦即,对于精神分析师来说”解释“是这种身份不消亡的关键性因素。换句话说,没有解释就没有精神分析。
也许我们认为这句话理解到这里是最高程度的,但是我认为还不是最深程度的。这个句式还可以进行更深结构方面的拓展。
(1)、解释的方向
比如:我解释,故我在(哪里)。括弧里面就是该句式的更深层的结构语言化。我们可以联想到精神分析师的主要功能之一是通过解释将潜意识的要素意识化。通过我(精神分析师)的解释,拓宽来访者的体验——一个被禁锢在潜意识的愿望或者罪责。这个体验让来访者在意识而非潜意识层面获得崭新的认知。因此,我们可以说:“我解释,故我在(你不在之在——潜意识禁区)。
(2)、解释的内涵
再如:我解释(什么),故我在。同样这个句式是另外的一个深层结构。这个结构表象了作为精神分析师对来访者的解释内涵。很多入门精神分析师在解释方面会面临这么几个方面的困难:
A 解释的内容不是来自感受的,而是理智的——没有情感穿透力;
B解释的内容不是当下的,而是来自过去的经验的——没有共情的力量;
C 解释的内容不是单纯的,而是具有多重含义的——逻辑关系复杂。
(3)、解释的时机
最后:我(什么时候)解释,故我在。作为精神分析师在解释方面最难的地方就是我应该在什么时候解释,才能真正打动来访者的心。这是解释技术中需要着重掌握的核心关键点。经验告诉我们:同一个解释在不同的时间点,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在还没有构成解释空间的时间点做出解释,无论是支持性的还是揭露性的,都会加固来访者的防御,或者激发来访者新的防御。这样的在时间上不构成解释条件的解释会破坏治疗关系。
解释应该发生在来访者最有力量的时刻,只有这样来访者才能真正领悟到解释的深刻含义。很多精神分析师会给予给出解释,让来访者在毫无准备的情况接受解释。这是无法让来访者体认到精神底层的心理动力的。
解释也应该发生在来访者最虚弱无力的时刻。最有力量和最无力量都是给以来访者解释的最好时机。当来访者感到虚弱的时候,从潜意识到意识的“检查官“处于犯困或者换班的状态,这个时候给予解释话,那么其内涵较为容易进入来访者的潜意识之中。